醫療健康
-
送醫療進校園 特約友善醫師為青少年打造健康環境花蓮慈濟醫院小兒部承接衛生福利部中央健保署實施總額風險調整移撥款計畫,舉辦「兒童醫療區域整合照護——校園特約友善醫療服務模式」網絡增能研習課程,於六月十七日邀請到花東二十二位醫師、國中校護及...
-
「識檳、拒檳、戒檳」健康三撇步檳榔是導致口腔癌發生的主要危險因子,台灣每年約有8千人罹患口腔癌,死亡人數約有3千多人,而男性患者中,高達7 成都有嚼檳榔的行為。許多民眾認為,「吃檳榔,把汁吐掉,就不會得癌症」、「檳榔是水果,吃了沒...
-
突然長「痣」莫輕忽 北慈提醒當心皮膚癌85歲的鍾奶奶不知何時起下唇角出現一顆褐黑色突起物,因為不痛不癢、長得就和痣差不多便不以為意;幾個月過去了,這顆「痣」竟演變為潰瘍,擦藥也不見改善,傷口越來越大,鍾奶奶這才驚覺不對勁,前往台北慈濟醫...
-
花慈照護輔佐員加入 緩解專責病房護理師壓力「有一次顧六個病人,其中有三個臥床病人,加上一般照護的話,至少要在裡面待三小時才能出來。」花蓮慈濟醫院專責病房護理師陳韋妮指出,有時尿很急,但一想到她若是先出去,一進一出還得穿脫隔離衣,會花上許多時...
-
對抗婦癌年輕化 跨院團隊雲端臨床研討在花慈為了守護東部婦女的健康,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婦科微創手術中心,6月11日主辦臺灣東部婦產科臨床學術研討會。會議採用實體和線上兩種方式舉行,讓更多不同地區的專家能與會分享,擴大影響範圍,全臺各地共有70位與...
-
客製運動處方 大林慈院高功能運動醫學中心開幕嘉義大林慈濟醫院「高功能運動醫學中心」今(14日)正式開幕,在醫師動、病人不動「以人為本」的規劃下,提供從民眾到專業運動員多科照顧以及客製化的運動處方,對受傷後的身、心帶來更快與更好的恢復,盡情在職場與...
-
加倍難度 花蓮慈院完成「雙腎移植手術」花蓮慈濟醫院2022年6月完成東部第一例雙腎移植,將器官捐贈者的兩顆腎臟,同時移植到一位受贈者身上,花蓮慈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陳言丞表示,相較於一般單邊的腎臟移植,雙腎移植手術時長加倍,創口也更大,對手術團隊...
-
腦傷復健有希望 關山慈院復健與中西醫合療楊桑 ( 化名 ) 七十二歲,是多重腦部疾病的患者,兩年前因水腦症、腦膜炎及中風在臺東醫院前後治療兩個月後出院。楊桑生命無虞,但因腦損傷、神經病變而留下聽力受損、語言障礙、肢體無力的後遺症,且有人、時、...
-
40而不惑 藉由成人健康檢查了解自己健康狀況40歲是正值青壯年,也是即將邁入中年的轉折點,新陳代謝速度開始減慢,加上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身體活動下降,脂肪快速堆積,造成腰圍變粗、體重上升,罹患慢性病的風險也隨之增加。國民健康署提供國人40歲開...
-
確診產婦哺餵母乳 帶給寶寶隱形保護懷孕期間不慎染疫,準媽媽多少擔心能否正常哺乳,亦或擔憂病毒會藉由母乳傳播,導致寶寶染疫。對此,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部新生兒科趙露露主任指出,目前證據認為新冠肺炎的病毒不會透過母乳傳遞,而且曾確診或確診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