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討周邊血管介入的新發展 術式展演在北慈

黃玄禮主任示範中央靜脈介入治療。

  社團法人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自2014年開始每年舉辦「心導管周邊血管介入治療研討會」,2023年的研討會與台北慈濟醫院共同舉辦,主題為「周邊血管介入治療示範術式」。活動於11月4日假台北慈濟醫院心導管室做術式展演,並與位於台大國際會議廳的主會場連線,進行技術討論與交流,藉此提升周邊血管介入治療技術的水準,讓臨床應用面向更廣泛。

  「心導管介入治療」是藉由心導管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方式,因具有微創手術的優點,所以對病人而言,不但手術傷口較小,住院時程縮短,治療風險也較低。台北慈濟醫院心導管室周星輝主任指出,心導管介入性治療有數個面向,包括冠狀動脈血管的介入、周邊血管的介入以及結構性心臟病的介入如:經動脈主動脈瓣膜置換術、左心耳封堵手術、開放性卵圓孔或心房中膈缺損的封堵手術等,最後則是心臟電生理學的檢查。周星輝主任表示:「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每年與各家醫院合辦術式展演,台北慈濟醫院周邊血管治療的發展不但早,還相當成熟,可說是台灣周邊血管介入性治療的先驅,這次是繼擔任第一屆的主辦方後,時隔九年再次辦理。期盼藉此讓大家了解目前周邊血管治療的現況與決策。」

11月4日社團法人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與台北慈濟醫院共同舉辦「周邊血管介入治療」研討會,主會場在台大國際會議廳進行。

  此次術式展演不僅有髂動脈介入、淺股動脈介入與膝膕動脈和膝下動脈介入、靜脈周邊血管介入等常見治療,台北慈濟醫院也將由心臟血管科黃玄禮主任、鄭詩聰醫師分別演示中央靜脈介入治療與攝護腺動脈的封堵手術。以前者為例,示範案例為64歲的洗腎男性,因為洗腎廔管功能不佳導致中央靜脈反覆狹窄、阻塞,經常在洗腎過程中發生流速不足、靜脈壓上升的情形。經過評估,發生原因是這名病人過去曾置放過臨時洗腎廔管,因此血管壁受損易狹窄,靜脈又與動脈相鄰,當長期遇到動脈的外來壓迫,便會致使靜脈反覆狹窄。病人雖接受過氣球撐開術,可是血管管徑仍會回縮,因此將由黃玄禮主任替其置放支架,透過中央靜脈的介入治療,保持血管暢通。而除上述外,當日活動也介紹如粥狀動脈斑塊切除術及巧克力球囊等較新穎的醫材。

  周星輝主任提及:「不同病灶有不同治療術式,但對某些病人而言,有其特別適合的治療,希望藉由周邊血管介入術式的示範讓大家更清楚,對於部分特殊的病灶能有什麼更好的選擇。」活動逾百位專業人士與會,精進專業知能的同時,未來也能造福更多心血管疾病患者。

台北慈濟醫院張恒嘉副院長致詞。

撰文/廖唯晴; 攝影/范宇宏、台灣介入性心臟血管醫學會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