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院中醫專欄】治療膽囊息肉 中醫有妙法

  膽囊是人體消化系統中的一個重要器官,位於肝臟下方。膽囊的主要功能是貯存由肝臟分泌的膽汁,當食物進入十二指腸時,膽囊收縮並排出膽汁,幫助脂肪乳化。如果缺少膽囊,對於食物中的脂肪消化功能會下降,同時因為缺乏膽囊儲存而使膽汁不斷流入腸中,對於腸道黏膜刺激增加,會容易造成腹瀉、及下腹部的疼痛。

  膽囊息肉是膽囊黏膜上的小型結節,每一百個人當中約有4個人身上會出現,其中大多數為無症狀,少部分人會在右上腹部出現疼痛或悶脹感。

  大部分的膽囊息肉為良性,只有少部分會變成膽囊癌,通常以超音波影像中的型態與大小區分風險。根據目前的醫學指引,大於1公分的息肉,其大小與罹癌風險成正比,如果同時合併特定型態的息肉、或是存在腹痛腹脹症狀,會建議予以切除。因此在患者身上,如果能將息肉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對於生活最有保障。

  在中醫的理論中,膽囊息肉屬於積聚、痞塊,通常是因為肝、脾兩臟失調而造成肝鬱氣滯、痰瘀互結。因此在中醫治療上會以針灸與中藥的方式來幫忙疏肝理氣、軟堅散結,以達到控制息肉大小的效果。

  一位39歲的黃先生,平時工作壓力大,常暴飲暴食。在110年身體檢查發現膽囊中有多顆膽息肉,最大顆的息肉達到1.37公分,因而前往賴東淵教授門診求治。賴教授在診間以董氏針法治療肝、膽、脾、胃問題,並搭配中藥治療讓效果能更深入於臟腑中。雙管齊下,幫助患者疏肝利膽、除積消瘀、調和脾胃,讓身體失衡的氣機回歸平穩。經過4個月的治療後讓膽囊息肉縮小到1公分,並在持續治療一年後縮小到0.56公分,成功地降低了膽囊癌的風險。

  現代人的生活壓力大、飲食上也不均衡,這些都是讓身體氣鬱失調而導致肝膽病變的原因。正常的作息、適當的運動、多吃蔬果、常保身心愉悅、在身體出現小狀況時及早就醫治療,才是永保健康的好妙方。

撰文/賴東淵、傅業成(花蓮慈濟醫院 中醫部)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