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醫師的多重宇宙 陳宗鷹教授的醫者人生

慈濟教育志業王本榮執行長(前排右三)、花蓮慈濟醫院林欣榮院長(前排左三)、慈大醫學系系主任陳新源醫師(前排左二)等,都來參加慈濟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宗鷹(前排右二)《麻醉醫師的多重宇宙》新書會。

  出生於清貧的彰化農村,一直努力向學,從為父親奔走醫藥費的公費醫學生,到成為花東唯一醫學院的院長。陳宗鷹以水牛般的毅力、回報社會的感恩心,不但翻轉人生,更開創出花東麻醉醫療與醫學教育的多重宇宙。

  一月十九日,節氣進入大寒,但在花蓮慈濟醫院一樓大廳,卻洋溢著歡喜的暖流。許多醫學生、醫師、護理同仁都來參加花蓮慈院副院長,也是慈濟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宗鷹教授《麻醉醫師的多重宇宙》新書會。

陳宗鷹院長感恩一路成長貴人相助,也將繼續為醫學教育努力、培育更多具備專業又懂得「感恩、尊重、愛」的未來醫師。

  慈濟醫療法人林俊龍執行長特地錄製影音祝福;慈濟教育志業王本榮執行長、花蓮慈濟醫院林欣榮院長、陳新源主任……等都來到現場,分享他們眼中勤懇踏實又有創研精神的陳宗鷹醫師。

林俊龍執行長透過影音,感謝陳宗鷹院長以苦幹踏實的水牛精神提攜後進、使命必達,對慈濟醫學教育貢獻非凡。

臺灣水牛精神 培育最佳生命守門員

  慈濟醫療法人林俊龍執行長特地錄製影音來祝福,他感恩陳宗鷹以鄉土臺灣的水牛精神,帶領麻醉部、醫學院向前衝,並提攜後進,送了很多醫學生、醫師到海外參加研討會、培訓等,更促成慈大醫學系獲得TMAC(醫學院評鑑委員會)評鑑的好成績,對慈濟大學、也對東部醫學教育,貢獻非凡「這本書,值得醫師後輩及將來從事醫學教育的工作者效法、學習。」

  陳宗鷹的專業是麻醉醫師,也是手術房裡最重要的「生命守門員」,各項生理數據牽動著病人生死,更需要即時處置。他曾執行連體嬰分割手術等高難度麻醉,並搶救惡性高熱等罕見併發症。

王本榮執行長感恩陳宗鷹院長把醫學教育和臨床醫療連結起來,建構一個東部守護健康、守護愛的保壘。

  王本榮執行長提及,成為一個麻醉醫師並不是容易的事,「麻醫向來是No pain, no gain,病人No pain(沒有疼痛辛苦),他本身是no gain(沒有獲得掌聲),麻醫永遠是戴著口罩的無名英雄。」他感恩陳院長從慈濟大學系主任到院長,任勞任怨,讓醫院與大學兩個不同宇宙,變成一個交融的時空。「在陳院長的領導之下,我們的TMAC評鑑從(有效期)三年通過變成六年通過,是最高等級的成績,臺灣大概只有四、五個大學做到,是非常不容易的事!」他感謝陳院長在歷史中創造歷史、寫歷史,這本書就是慈濟重要的醫療和教育合縱連橫的歷史。

  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暢談陳宗鷹在人才培育上的努力,多年前,便讓麻醉部的教學型主治醫師從兩位提升到八位。「在教學上,他真的是無名英雄,他是沒有在為個人的。很感恩他的付出,他讓這些人才能夠守在花蓮慈院這個偏遠地區。」

林欣榮院長感謝陳宗鷹讓醫院與大學的交流更密切,且把人才留在東臺灣。

神乎其技的清醒麻醉

  慈濟大學醫學系主任陳新源醫師,笑談自己跟陳宗鷹也是多重關係,「是同事又是朋友,他也是我的長官,是系上很好的老師,而我們在北醫還是學長學弟。」但更特別的是,陳新源身為神經外科、巴金森氏症的主治醫師,經常要讓病人「清醒著開刀」,在全世界只有10%的手術是在如此特殊的麻醉下執行,「要怎麼讓我們的手術可以進行順暢、找到靶點,然後放射的電又可以放的很漂亮,這是非常非常困難的,必須倚賴優秀的麻醉團隊才能辦到,非常感謝陳宗鷹帶領的麻醉團隊,讓我們的手術能做得這麼成功,在臺灣也算是獨步江湖的一個奇蹟。」

在花蓮慈濟醫院大廳,簽書會大排長龍。

受助自助 回報社會

  自幼在彰化鄉間跟著爸爸種田務農的陳宗鷹,小學便要帶著兩個更年幼的妹妹,到金紙工廠打工。放學後繼續「家庭即工廠」,全家一起串珠、包裝襪子,儘管生活不乏刻苦勞動,他依然奮鬥不懈、考上公費醫學生。

  大學時期,父親重病,籌不出醫藥費,陳宗鷹至今感恩當時「快樂兒童中心」的工作人員一起為他籌款、挺過難關。始終惦念恩情的他,大學時期即挪出更多時間去陪伴低收入社區的孩子讀書、打球,爾後不僅長期捐款,也陪伴許多生命遇到關卡的醫學生。

陳宗鷹(右二)臨床教學,教導學生如何使用內視鏡插管。

  花蓮慈濟醫院麻醉部疼痛科主任王柏凱分享,他會走向麻醉次專科的疼痛醫學,也是老師的建議與栽培。他提到從住院醫師升主治醫師後曾有職業倦怠,陳宗鷹院長建議他去國外學習,「那一年去美國的研究經驗一直影響我到現在,不論是治療病人、研究、教學上都有很深的影響。」他更感謝當年仍是很窮的年輕醫師,陳院長支持、幫助像他這樣的年輕醫師們申請了「醫療菁英培訓計畫」,「陳院長當計畫主持人,沒有拿半毛錢,錢都花在我們這些學生身上,真的很感謝!」

  花蓮慈院教學部行政主任梁淑媛與陳宗鷹共事19年,她眼中的陳宗鷹,「永遠把別人的事擺在第一位!」並盛讚他是有擔當、會授權、不藏私,很大器的主管,唯一缺點就是不愛笑。梁淑媛更現場獻唱〈快樂天堂〉兩句歌詞:「老鷹帶領著我們飛翔,更高更遠更需要夢想!」 希望陳副院長能始終如鷹,帶領大家繼續向前。

慈濟大學醫學院院長陳宗鷹(右二),深受學生喜愛,圖為與醫學系畢業生合影。

從手術檯走向講台,提升臺灣東部醫學品質

  陳宗鷹笑說,他是被師兄黃顯哲醫師騙來花蓮慈濟醫院的,如今來到花蓮已二十年。回首過往,他曾與陳英和院長合作許多骨科的艱困手術,像是嚴重的僵直性脊椎炎,最難的便是困難插管。

  陳宗鷹以熱忱投入醫學教育,優異的辦學成果獲各類評鑑的肯定。在花蓮慈院,他以完整培訓計畫,讓住院醫師、麻醉護理師突飛猛進,提升照護品質,更大幅改善病人術後容易產生的低溫、噁心嘔吐、甚至疼動的比例。他更推動「東區麻醉月會」,邀請臺灣及國際權威醫師客座指導,透過定期研討,帶動並提升整個花東的麻醉臨床品質。

曾受他人幫助的陳宗鷹,自大學時期就至快樂兒童中心、福民平宅等地,為經濟弱勢孩童課輔、陪他們打球。

  2013年,他創辦「宜花東醫事類教學聯誼會」,帶動整個臺灣宜花東各醫職類的交流、觀摩,也邀請海外重要醫師學者蒞臨指導,提升了東部醫學教學品質,聯誼會持續至今,也讓他獲得「花蓮縣醫療奉獻獎的殊榮」。

  他很感謝一路成長過程受到很多人的幫助及多位師長的栽培,種種際遇讓他想成為更好也更有能力的人,好回報這個社會,「一路走來,很多感觸,千言萬語就是一句感恩。平凡的我們,會一直『做好該做的事』。」他會朝著醫學教育的理想,與同伴一起培育出更多懂得「感恩、尊重、愛」的未來醫師,一起展翅,翱翔在大山大海的東臺灣。新書會也在長長的簽書隊伍中,圓滿結束。

陳宗鷹(左一)也曾在印尼亞齊大海嘯後,與慈濟人醫會前往義診,一天內即進行高達一百檯手術的麻醉。

撰文/楊金燕、洪靜茹、林芷儀;攝影/李玉如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