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慈電子處方箋邁向新里程 便民減碳健康在身邊

花蓮慈院首創全國試辦電子化藥品處方箋計畫,於11日舉行標竿學習分享會,健保署及各試辦醫療院所共同驗收「電子處方箋 健康在身邊」的成果。

  到醫院就診拿著紙本批價單、處方箋、檢查單等等手忙腳亂弄錯單據,或處方箋遺失、玷汙紙張而無法領藥的狀況將不再發生!將來只要優雅地拿起手機就可輕鬆領藥。 2024年由健保署委由花蓮慈院總責東區醫療院所試辦的電子處方箋計畫於3月11日舉行成果發表會,由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親自驗收。預計成功驗證完成最後一哩路後,臺灣醫療發展電子化及無紙化將邁向新的里程碑,翻向另一頁篇章。

健保署龐一鳴副署長對電子處方箋投入相當多心力,11日親至花蓮慈院做試辦計畫成功驗證。

  依據健保署的統計,臺灣平均每日至醫療院所看診人數為一百萬人次,等於平均一日最少會開出一百萬張處方箋。有鑑於新冠疫情之後,臺灣醫療照護模式開始積極數位轉型,遠距醫療運作已初具雛形,同時呼應聯合國ESG永續發展政策,去年九月健保署委由花蓮慈濟醫院主責,創全台之先進行電子處方箋試辦計畫,邀請花蓮縣各層級醫院、診所、藥局(包含山地、偏鄉地區)共同參與,並於三月底結束試驗,若未來順利推動,全國一年可省下的紙張相當於73棟101大樓。

  花蓮慈濟醫院於11日舉辦「電子化藥品處方箋試辦標竿學習分享會」。健保署副署長龐一鳴帶領健保署醫務管理組副組長林右鈞、科長林沁玫以及資訊組、東區業務組組長黃兆杰及相關科室人員至花蓮驗收,花蓮縣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科科長黃瑪娜等人以及線上超過一百家全國醫療院所代表都參加這場發表,了解電子處方箋於東區試辦後的成果及運轉狀況。健保署龐一鳴副署長表示,處方箋薄薄的一張紙,包含了醫藥整個流程運作以及民眾配合,是需要很多團隊互相合作的事,因此要進入這個要成功驗證的階段格外重要。

所有參與電子處方箋試辦合作院所合影。右起花蓮慈院陳星助副院長、健保署東區業務組黃兆杰組長、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健保署龐一鳴副署長、花蓮縣醫師公會黃啟嘉醫師、花蓮慈院吳彬安副院長、大同醫護股份有限公司陳鴻裕技術長、花蓮縣藥師公會吳展蓉理事長、部立花蓮醫院李玉芬祕書、門諾醫院資訊處陳志傑主任。

  電子處方箋未來所有的資訊與運作都濃縮呈現在小小的QRcode上,民眾於試辦醫療院所中可以自行選擇是否要使用電子處方箋,使用時只要於看診完畢打開「健保快易通」中的『健康存摺』,即可生成QRcode,即可選擇於醫院或社區藥局出示領藥,目前一般處方箋、慢性病處方箋以及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都適用。

  電子處方箋的優點包括導入國際通用的FHIR格式,統一交換資料的標準,讓開立端、民眾端和藥局端都能即時實現資料交換,也更便於不同醫療院所擴充和銜接系統,可以結合衛教以及做藥物資訊、用藥提醒、領藥預約的功能。此外,有足夠資訊能力的醫療院所可以自行開發的APP應用程式來做第三方加值應用和擴充功能,整合就醫流程提升體驗的滿意度。譬如花蓮慈院開發的「慈濟智能健康管家」APP,就整合掛號、繳費、預約、住院服務和衛教等讓民眾可以就醫更方便。除此之外,電子處方箋透過資訊化取代紙本,減少病人因遺失處方箋所額外花費的時間和費用;而在病人安全方面,也可因醫囑和藥局的資料互相稽核,減少藥品調劑錯誤的可能,也更方便運用於遠距醫療的場景。

  此次試辦的測試機構包括處方箋開立端的六家醫療院所,分別為醫學中心層級的花蓮慈濟醫院、區域醫院的門諾醫院、地區醫院的部立花蓮醫院,以及基層院所:嘉光診所和秀林鄉衛生所;調劑端則共有11家藥局參加,以及四家調劑端合作資訊系統廠商。總共完成88張電子處方箋,以及80份問卷回饋。

  11日健保署醫務管理組林沁玫科長說明試辦計畫希望能獲得系統的測試和回饋、接受度以及試辦經驗分享。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林沁玫科長說明健保署的電子處方箋執行計畫內容與進度。

  秀林鄉衛生所主任田惠文醫師提到,由於秀林鄉長者較多,甚至有些老人家無法拿出手機,或是擔心個資外洩,在執行上比較困難。經過挑選後給接受度比較高的長者試行,滿意度都不錯。不過在醫護人員學習、額外的數位訓練、診療時間延長上有些微需要適應,她希望能夠配合政府的無紙化政策,現在就能盡快啟動。同時她也提到需要更多技術支援,希望能提升病患數位健康識能,避免偏鄉的數位落差。

  擔任花蓮縣藥師公會理事長的全心藥局吳展蓉藥師表示,電子處方箋改善許多流程,有三大優點為:加速處方輸入速度、減少申報錯誤、減少紙本留存,對於社區藥局意義重大。過去藥師需要一一輸入病患的姓名資料核對,容易會有發生錯誤的可能,而藥局更需要留存處方簽好幾年以因應抽查,所以幾乎都要準備一個倉庫來存放;處方箋上有病人個資,所以一段時間後還需要花費請卡車來運載進行水銷。若是使用電子處方箋,只要投資條碼掃描設備,但不同設備的解讀時間差距頗大,希望正式上路可以有標準規格可以給予採購指南。

花蓮慈院林欣榮院長頒發感謝狀給參與試辦計畫的部立花蓮醫院,由院長室祕書李玉芬代表接受。

  健保署醫務管理組林沁玫科長表示,第一階段於花蓮慈院試行的QRcode已經完成詳細的呈現開藥醫師、科別、服務機構、藥品項數等,第二階段除了第一階段的內容之外,還會針對藥品的學名、商品名、用法定量以及處方箋可調劑的次數做詳細的呈現,目前已經開發完畢正進行測試,如果沒問題,大概預計3月底前就可以上線。慢性連續處方簽的領藥的提醒,也已經在規劃開發當中。

  而健保署此行也一併蒐集線上各醫療院所的相關問題,一一改善後,預計未來符合ESG解決方案大量無紙化,最後可以以虛擬健保卡和電子處方箋成為無卡與無紙化數位醫療,節省更多資源與簡化工作流程,讓病人就醫更方便流暢,同時呈現台灣醫療的軟實力並永續發展。

對未來無紙化及數位化醫療趨勢,標竿學習分享會現場多家試辦醫療院所參與,線上也有超過一百多家醫院、藥局、資訊人員同步上線了解電子處方箋的運作流程。

撰文/吳宛霖;攝影/陳安俞、花蓮慈濟醫院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