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響應「531世界無菸日」,台北慈濟醫院於5月27日假陽光大廳舉辦戒菸活動,以「回家─愛讓戒菸成功」為主題,宣導戒菸觀念,向大眾傳遞正確衛教資訊。院方由徐榮源副院長、家庭醫學科陳正裕主任為代表,並由心臟血管科詹仕戎醫師以「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戒菸的重要性」為題,帶來戒菸衛教講座。活動特邀新店區公所童冠璋主任秘書、新店區仁愛里蔡伯健里長蒞臨,並安排七位民眾分享成功戒菸的心路歷程,期盼觸發菸癮者的共鳴,願意杜絕菸品,重拾健康人生。
菸草含有超過7000種化學物質,其中93種成分為致癌及有害物質,致癌率為22%,危害眾所皆知,但是要戒菸並非易事。徐榮源副院長指出,生活型態為影響健康的關鍵要素,抽菸更是導致諸多疾病的不良生活習慣,兩者密不可分,因此期勉眾人從生活型態的調整做起,並適度放鬆身心,善用專業醫療資源,遠離菸品,掌握幸福人生。新店區公所童冠璋主任秘書及新店區仁愛里蔡伯健里長皆肯定台北慈濟醫院在戒菸防治上的努力,祝福活動順利圓滿。
根據美國疾病管制局(CDC)統計,吸菸者比非吸菸者有高達2至7倍的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詹仕戎醫師指出,抽菸者為心肌梗塞高風險族群,當血管中的脂肪或是斑塊堆積,造成血管狹窄、血流減少,便會慢慢阻塞血管,引發急性心肌梗塞,而菸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都是讓血管產生斑塊的極大危險因子。詹仕戎醫師呼籲,戒菸須從生活習慣做起,包含清淡飲食、寫戒菸日記,以及使用菸品替代物品及藥品,若能戒菸超過一年,就可以大幅降低心臟病發病機率,好處甚多。陳正裕主任亦表示,抽菸對他人的影響並不僅止於二手菸的危害,當自身因抽菸罹患疾病,更會造成親友的照護負擔,如若在公共場域或是自行駕車時發生心肌梗塞,則會影響旁人甚至造成公共危險。因此,遠離菸害就是利己利他、百利無一害的事情。
38歲的蕭先生菸齡17年,煙癮極大的他,以往因工作壓力大,一天需要抽二十、三十支菸才夠,直到因心肌梗塞,心臟裝上支架,才下定決心戒菸,透過心臟內科醫師轉介至戒菸門診,經由戒菸個管師、家人的鼓勵及自身意志力,遠離壓力、規律運動,至今成功戒菸一年半。而同樣受菸癮之苦纏身的68歲高先生,菸齡50年,直到去年突然中風,無法自行活動,為了不再讓家人擔心,終於接受戒菸服務,定期衛教諮詢,堅決隔離香菸,邁向嶄新人生。兩位病友上台感謝醫護團隊的協助,因為醫療專業與家人的鼓勵,讓他們得以順利戒除菸癮,找回健康。
活動安排157美河烏克麗麗樂團帶來音樂表演,亦邀請民眾響應世界無菸日,拒絕吸菸連署簽名,期盼透過本次宣導,讓更多人了解菸品對健康的危害,提升對菸害防制之素養。
撰文/張家慈;攝影/范宇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