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娜絲颱風自嘉義布袋登陸,挾帶強風豪雨肆虐南台灣,嘉義多處地區災情頻傳。颱風過後社區與道路滿目瘡痍,義竹鄉一帶更因停水停電,災民生活陷入困境,不少人只能依靠乾糧與泡麵果腹。
接獲慈濟志工回報災區急需熱食後,大林慈濟醫院立即動員,集結院內志工與醫護同仁合力備餐,趕製出1,500份熱騰騰的便當緊急送往災區,讓不少災民感動不已。
風災過後災區物資短缺,大林慈濟醫院動員院內人力協助準備熱食。上午十點不到,醫院營養治療科已是一片忙碌景象,得知需支援災區便當製作後,許多志工、醫護與行政同仁紛紛撥空前來協助。現場人員分工明確、配合默契,一條龍式的作業流程,從裝飯、配菜到封裝,各個環節有條不紊。
急診部主任李宜恭在也接獲訊息後,第一時間趕赴餐廳現場幫忙打包便當。嘉義慈濟診所蔡任弼主任得知災區急需支援,也迅速完成上午門診,隨即投入打包與送餐行列。短短不到兩個小時內,上午便順利完成720份熱騰騰的便當,大家展現高效率的團隊合作與默契。
蔡任弼醫師隨同志工深入災區,親自參與熱食發放。他表示,許多災民已連續多日僅能依靠乾糧果腹,當他們接過熱騰騰的便當時,紛紛流露出感動神情,讓人深刻感受到災後一份溫暖餐點所帶來的力量。他也提醒民眾,風災造成的停水停電不僅影響生活,也可能危及健康。除了補充足夠水分外,更要特別注意水源安全,切勿飲用不潔或來路不明的水源。
針對災後物資短缺情況,蔡任弼醫師建議,如只能仰賴乾糧果腹,務必留意營養攝取均衡。若長時間僅攝取澱粉與水分,恐導致電解質失衡,進一步影響身體機能。他強調,若家中備有麵條、植物油或含蛋白質的食物,應適當搭配食用,透過油脂與蛋白質的補充,有助維持體力與基本營養需求。
心臟內科醫師林志達的夫人也親自到場協助打包便當。她表示,能夠將一份份熱騰騰的飯菜,及時送到急需幫助的鄉親手中,讓她感到非常欣慰。「能在這樣的時刻,盡一點微薄之力,把愛心化作一份份便當送到災民手中,不只是行動上的協助,更是對他們心理上一份安定與支持。」她說,也期盼透過這樣的小小力量,為在災難中焦急無助的心靈,帶來一絲溫暖與希望。
撰文、攝影/大林慈濟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