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東部頭頸癌患者 陳培榕醫師獲醫療奉獻獎

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特地於大會頒贈「2025醫療奉獻獎」,表彰並感恩花蓮慈院陳培榕副院長三十餘年來不遺餘力的守護東部頭頸癌患者。

  身為耳鼻喉科醫師的花蓮慈濟醫院陳培榕副院長,三十年前自願到許多醫護都不願去的花蓮服務,以病人為中心,率先成立「頭頸癌跨科整合治療團隊」,並一路為花東育成留住傑出醫療人才,將花蓮慈院打造成「大刀的故鄉」,不遺餘力的提升東部頭頸癌患者的存活率和生活品質。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特別頒發「2025年醫療奉獻獎」,表彰陳培榕醫師對東部偏鄉健康始終如一的付出和貢獻,已成為東部頭頸癌患者最值得信賴的生命守護者。

  就讀台大擔任實習醫師開始,陳培榕於1986年就到甫啟業的花蓮慈濟醫院支援,因為喜歡花蓮的清淨質樸,加上與世無爭的個性,1993年升任主治醫師,他自願從台大到花蓮慈院服務。耳鼻喉科從他「一人科」開始,白天門診與手術,夜晚照顧病房與急診,全年無休,隨時待命。不論門診多晚下診,病房裡總能看到他巡視的身影。

頭頸部腫瘤復發率高,陳培榕醫師總不厭其煩的鼓勵病人回診仔細檢查,守護病人健康。

  東部地區頭頸癌盛行率高,陳副院長整合外科、腫瘤內科、放射治療、營養、復健等專業,於1998年率先於東部成立「頭頸癌跨科整合治療團隊」,並致力提升存活率與生活品質,推動病人的功能保留,造福無數東部病患。晚期病人則為其設計個別化療程,讓患者在花蓮也能獲得全方位照護。

  為了培育人才、讓醫療扎根東部,他時常邀請臺大師長前來花蓮協助教學、引薦人才,在東部積極推展研究。由於頭頸部腫瘤手術難度高,他親自指導後進,擔任學生助手,傳承臨床與手術經驗,讓西部醫師盛讚花蓮慈院耳鼻喉科為「大刀的故鄉」。

  而陳副院長從1999年玉里慈院啟業以來,南下至距離花蓮近100公里的玉里看診,至今二十餘年未曾間斷;更赴東海岸、台東、綠島等地義診、往診。在 COVID-19 疫情最嚴峻的時期,陳培榕副院長親自堅守第一線,投入社區篩檢、轉診與遠距照護,守住花蓮地區的防疫陣線。

陳培榕醫師到綠島義診幫小朋友做口腔檢查,他就算忙碌也常常參加義診,主要原因都是希望讓偏遠地區的病人不用長距離跋涉到醫院求醫。

  三十餘年來,陳副院長溫柔而堅定地守護著台灣東部,提供品質不輸西部的醫療服務,更是挽救無數頭頸部腫瘤患者與家庭。陳培榕副院長說:「行醫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夠造福病人。」陳副院長數十年如一日的堅守崗位守護鄉親,讓他獲得「2016年花蓮縣醫師公會醫療奉獻獎」、「2023年台灣耳鼻喉頭頸外科醫學會醫療奉獻獎」、今年「台灣頭頸部腫瘤醫學會」更於年會頒發「2025醫療奉獻獎」予陳培榕醫師,感恩並表彰他對偏鄉無私而持續不輟的守護及奉獻。

  陳培榕副院長表示,自己只是做醫師的本分,不算奉獻,當醫師的本分就是要救人。有榮幸可以在東部盡一份醫師的責任,也能在這裡生活,享受東部的風土人情,作育英才,並讓病人活得更健康,對三十餘年的行醫生涯已是心滿意足。

陳培榕副院長秉持以病人為中心的行醫理念,在東部服務逾三十年,挽救無數東部頭頸癌病患及其家庭。

撰文/吳宛霖;攝影/林永森、彭薇勻、劉明繐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