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在佛教中被視為「吉祥月」、「孝親月」,慈濟嘉義診所於8月25日下午舉辦七月吉祥祈福會。邀請花蓮靜思精舍德(耒英)師父、德璒師父蒞臨法會,並有嘉義市新富里、西榮里、書院裡里長、診所醫護同仁與慈濟志工陪同上台,帶領民眾一同禮佛祈願,祈求社會祥和、人心安定。
活動由莊嚴的獻供儀式揭開序幕,現場播放證嚴上人開示影片,提醒眾人以善念與行動祈求風調雨順、消弭災厄。診所特別準備五周年回顧影片,呈現團隊在風災後走入校園協助清掃的身影,展現醫護不僅守護健康,也以實際行動陪伴社區走過困境。
祈福會特別邀請嘉義市脊髓損傷者協會總幹事黃清助分享生命故事。他在28歲時因車禍造成頸椎以下癱瘓,當時全家陷入低谷,但慈濟志工不間斷地陪伴,協助他走出陰霾。多年來,他不僅成立協會,還與傷友共同開辦「隨心畫室」,帶領十位身障朋友以畫筆表達生命力。黃清助說:「即使身體受限,仍能用色彩描繪人生,用生命影響生命。」當天六位傷友的作品也在診所展出,鮮明色彩與創作背後的毅力,深深感動了參與的民眾。
慈濟嘉義診所主任蔡任弼則帶來健康講座《傾聽腎臟的悄聲細語》,提醒大眾重視腎臟保健。他指出,腎臟就像母親般默默守護身體,往往等到出現病痛時已經受損,因此必須從日常飲食與生活習慣做起,才能避免慢性腎臟病的發生。他也呼籲透過茹素護生,不僅能減少身體負擔,更能珍惜地球資源,為後代創造永續環境。
嘉義區第一位慈濟志工王壽榮師兄也回憶,黃清助剛出車禍時,慈濟即刻到家中關懷,甚至推著輪椅讓他走出家門透透氣。多年後再看到他勇敢地分享生命歷程,還帶領傷友舉辦畫展,內心感到無比欣慰。他說:「只要不放棄,再大的困境都能迎向陽光。」
現場民眾蔡小姐分享心得表示,過去對農曆七月常抱有恐懼,但參加祈福會後,感受到的是圓滿與祥和。她說:「看到這些傷友在逆境中依然創作,更覺得自己很幸福,也提醒自己要珍惜健康的身體。」
最後,在德(耒英)與德璒師父的祝福聲中,祈福會圓滿落幕。嘉義慈濟診所透過宗教祈福、人文故事與健康教育的結合,不僅守護社區民眾的身心健康,也傳遞慈濟醫療「以人為本、善與愛同行」的精神,讓吉祥月成為心靈安定與希望綻放的時刻。
(撰文、攝影:張菊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