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慈院榮獲南山醫務社工獎 全人關懷獲肯定

台北慈濟醫院社會服務室榮獲「南山醫務社工獎」第八屆團體組卓越獎,徐榮源副院長、社服室吳芳茜主任代表前往領獎。

  為肯定醫務社工在醫療體系中承擔的關鍵角色,讓更多人看見其努力與貢獻,在衛生福利部的指導下,南山人壽慈善基金會與中華民國醫務社會工作協會共同設立「南山醫務社工獎」,期望藉此發掘並鼓勵成效卓著、事蹟感人的醫務社工團隊,為社會帶來正面影響。台北慈濟醫院社會服務室榮獲第八屆團體組卓越獎,8月27日,徐榮源副院長、社會服務室吳芳茜主任代表前往領獎。

  醫務社工在醫院守護病患家庭與弱勢民眾,從急難醫療服務者到社區資源的連結中,扮演著關鍵角色。吳芳茜主任指出,醫務社工有別於大眾印象中的社工,需要依據疾病對個案在社會心理上的影響給予個別化協助,是醫療體系中不可或缺的橋梁。在台北慈濟醫院,社服室服務範圍涵蓋醫療、看護、生活急難、交通與緊急安置等各個面向。為及早發現需要幫助的病人,醫院全面推動簡式健康量表(Brief Symptom Rating Scale, BSRS-5)篩檢,在所有住院病人入院之初進行評量,主動發掘潛在社會心理需求者,每月需求個案增加約45%,並將成果整理發表至Psychiatric Care期刊。吳芳茜主任指出,曾有年輕個案因家庭失序與生活困境,看不見未來而選擇吞藥輕生。雖經醫護搶救甦醒,但其BSRS分數極高,自殺意念未減,社工師介入後,不僅釐清問題核心,更運用社會工作理論中的優勢觀點引導他看見自身力量,並媒合慈濟基金會提供租屋與就業支持,讓病人得以安頓。

台北慈濟醫院的社工師們會依據疾病對個案在社會心理上的影響,給予個別化協助。

  吳芳茜主任提及,社服室在跨團隊協助個案上也有豐厚經驗,面對困難個案,會整合院內各科部,提供個別化差異性多元服務,同時接軌社區、以「醫療慈善全人照顧一條龍」的概念強化醫療與社區的連結,讓照護不中斷。五年前,280公斤重的阿富不但因體重引發各項疾病,也因畏懼旁人目光而長達六年足不出戶,台北慈濟醫院醫護團隊與慈濟志工於2020年介入照顧,從飲食、運動、醫療、生活環境上多管齊下,讓病人瘦至80公斤。過程中,社工師除了家訪評估、盤點社區資源,更是以家庭為中心地滾動式調整服務計畫,最後透過團隊的力量成功翻轉阿富的人生。

  除此之外,台北慈濟醫院社會服務室也辦理病友支持團體,並與慈濟基金會合作,推動二手輔具回收,延續物資使用,讓更多需要的患者受益;近兩年則因應高齡化社會,完成逾一千六百件安寧及預立醫療諮商,同時竭力推廣大體與器官捐贈。此次獲獎,吳芳茜主任表示團隊始終秉持證嚴上人「以戒為制度,以愛為管理」的教誨,認真面對每一位案主,她感恩團隊的自動自發,更分享:「同仁都很願意為個案多想一點、多做一點,往前再做一步。希望我們的一點點協助能真正幫助到個案,讓他們在生命當中再展現一些光、找到一點希望。」

(撰文/周子寧,攝影/范宇宏、盧義泓)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