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慈院七月祈福吉祥月 正信善念遍醫院

精舍師父帶領院長林欣榮、副院長何宗融、李啟誠,以及主任王智賢、林于立、葉光庭以及護理部同仁,禮敬諸佛,獻供燈果花。(圖/徐立勤)

      正信保平安、正念招吉祥。二〇二五年八月二十七日是農曆七月初五,今年因雙春閏六月,共有十三個月,比平常農曆多出一個月,因此今年的七月來得相對晚了一些。中國傳統習俗對農曆七月往往存有禁忌與擔憂,但在正信佛教裡,七月是佛陀的「吉祥月」、「孝親月」、「感恩月」、「歡喜月」。花蓮慈濟醫院為推廣正信、正念的良善風俗,舉行「七月吉祥月祈福會」,廣邀十方大德予會盛舉,響應茹素護生、尊重生命的信念,實踐佛陀慈悲的精神。

靜思精舍德禪師父帶領德侶師父、德宿師父、德柔師父、德梃師父、德謙師父、德懿師父,並引領護理部護理長、人文室等人分成五條動線,前往病房。(圖/江家瑜)

      花蓮慈院於八月二十七日(農曆七月初五)下午五點,正式舉辦「七月吉祥月祈福會」。在典禮開始之前,靜思精舍德禪師父帶領德侶師父、德宿師父、德柔師父、德梃師父、德謙師父、德懿師父,並引領護理部護理長蕭琦諭、陳陶霈瑜、李美貞、李惠蘭、李珍妮、黃如鈴、許雅筑等,以及人文室馮瑞婷、林永森、吳淑潔、鄧淑卿、廖慶安,共同分成五條動線,前往急診、外科加護病房、內科加護病房、呼吸照顧中心、五東病房、二六東病房、二八西病房等,將象徵吉祥平安的米菓與氣泡水送給同仁、病人及家屬,歡喜迎接吉祥月的到來。特別的是,今年的祝福禮別出心裁地準備了氣泡水,沁涼的氣泡就像鼓舞的力量,象徵為同仁加油打氣,祈願人人都能元氣飽滿,迎接挑戰。

病患、家屬與志工收下祝福,非常開心,歡喜迎接吉祥月的到來。(圖/許雅筑)

      外科加護病房護理師徐采瑄、陳玟君等人收到祝福後,笑容滿面,還興奮地互相分享自己抽到的靜思語籤文:「吃苦了苦,苦盡甘來;享福了福,福盡悲來。」他們特地向師父請益。德侶師父、德梃師父解釋:「當我們處於低谷時,更應警醒自省,把握機會行善積德。也許眼前的困境不會立刻改變,但善念與正向的行為,終將帶來光明的回饋與轉機。」老子曾以「福禍相依」提醒,萬事萬物皆可相互轉化,順境與逆境並非永恆。災難中常隱含轉機;幸福背後也可能隱伏挑戰。我們所能做的,就是在每一刻選擇善良與努力,為未來種下光明的種子。

精舍師父帶領護理師及人文室等人走入病房,給予病患、家屬與同仁祝福,送上米菓、氣泡水為他們加油打氣。(圖/林辰寧)

      不少病人與家屬也領受到這份祝福,其中還有爸爸帶著年幼的女兒一同參與,孩子天真地接過祝福,臉上綻放出可愛的笑容。來自宜蘭的李小姐,因母親中風入住花蓮慈院,她深有感觸地說:「人無法知道下一秒會發生什麼事,一定要記得珍惜當下。」她感恩能遇上這場祈福會,並表示母親在院內受到護理師與神經脊椎微創外科主任洪祥益的悉心照護,心懷感激,並希望能將這份祝福好好珍藏。

病患、家屬與同仁收下祝福,非常開心,歡喜迎接吉祥月的到來。(圖/宋雨安)

      在祈福會的序幕,花蓮慈院特別安排行政同仁帶領「勇健梵唄」傳法健身操。以《無量義經》德行品唱誦為背景,讓佛法融入日常,經文唱誦與健身動作相結合,讓予會眾人在聞法之際,也能強健身心。

不少病人與家屬也領受到這份祝福,其中還有爸爸帶著年幼的女兒一同參與,孩子天真地接過祝福,臉上綻放出可愛的笑容。(圖/宋雨安、劉明繐)

      下午五點整,院長林欣榮與副院長何宗融、李啟誠,以及血液透析中心主任王智賢、慢性腎臟病防治中心主任林于立、骨科部副主任葉光庭等白衣大士共同聚集門診大廳,凝聚善念。林欣榮院長感恩同仁過去一年在醫療、救災與教育上的投入,更感恩這一年的院務平安順遂,並祝福所有同仁與病患都能健康、安樂。

門診大廳內,眾人齊聲稱頌諸佛菩薩,虔誠合掌,共同唱誦「無量義經德性品梵唄」。(圖/宋雨安)

      現場大德與民眾以恭敬平和的聲音唱誦梵唄來攝心,齊聲稱頌諸佛菩薩,虔誠合掌,共同唱誦「無量義經德性品梵唄」。精舍師父帶領眾人行三問訊禮,並唱誦〈開經偈〉。隨著梵唄音聲共振,眾人保持心靈寧靜,也以歡喜心讚詠佛法,洗滌塵勞。祈福會同時播放慈濟慈善大事記,回顧這半年來全球與臺灣所面對的苦難,包括美國洛杉磯野火、肯亞東非洪災、嘉義丹娜絲颱風等,不論日常慈善或災難救援,都能看見慈濟人的身影,善行遍灑。

林欣榮院長感恩同仁過去一年在醫療、救災與教育上的投入,更感恩這一年的院務平安順遂,並祝福所有同仁與病患都能健康、安樂。(圖/江家瑜)

      祈福會中,也播放了 上人的吉祥月開示:農曆七月是一個充滿感恩與祝福的月份,鼓勵大家以齋戒茹素護生,以感恩之心對待周圍的人、事、物,讓社會充滿愛與善的循環,將菩薩的行動與精神落實在人間。骨科部副主任葉光庭表示,今年是他第一次在醫院內參與祈福會,很感恩能在這樣的環境下給院內的病人帶來祥和之氣,希望可以為有苦難的病人祈福。

同仁與志工歡欣接受象徵平安的蘋果與米菓。(圖/宋雨安)

      會後,精舍師父送上象徵平安的蘋果與米菓,與在場鄉親結緣,互相祝福。祈福會在莊嚴與歡喜中圓滿,眾人齊心發願,推廣正信與正念,破除迷思,茹素護生,願這份善念能在人間長流。

(撰文/宋雨安;圖片/江家瑜、徐立勤、劉明繐、林永森、蘇芬蘭、馮瑞婷、吳淑潔、廖慶安、林辰寧、許雅筑、宋雨安)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