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大林慈濟醫院2日舉辦卓越講堂,特別邀請聯合報健康事業部策略長洪淑惠與營運長吳貞瑩,以「從倡議到行動改變,媒體如何與醫療聯手,共創健康平等」為題分享經驗。院長賴寧生致詞時指出,醫療環境十餘年來未有明顯改變,部分原因來自民眾對醫療的不理解,加上社會環境變遷,使得醫療專業形象時常被誤解。他強調,媒體倡議能幫助社會重新認識醫療價值,並感謝聯合報願意成為醫界與大眾間的媒介,促進醫療正向發展。
吳貞瑩營運長表示,聯合報是台灣唯一經營健康事業的媒體集團,擁有新聞專業與醫藥知識的雙重背景,能打造「健康共享平台」,讓醫療、公衛專家與民眾有效連結。不同於一般媒體,健康事業部的成員多具備醫藥相關基礎知識,因此在議題設定、論壇舉辦、社群經營及數據應用等方面更具專業與影響力。
她進一步指出,醫療新聞必須從單一事件轉化為公共議題,才能形成社會倡議。隨著紙本閱讀人口減少,聯合報已大幅轉型至數位媒體,並積極應用人工智慧。健康事業部全年無休,每天產出健康醫藥新聞,每週推出《元氣周報》,同時舉辦專家學者會議,針對衛生政策進行深度報導。此外,也藉由社群平台經營垂直社群,鎖定精準族群,讓病友與照顧者能在粉絲專頁上直接互動、討論,進而成為政府政策與民意之間的重要傳播管道。
近年來,健康事業部透過「議題設定、平台整合、精準用戶、政策溝通」四大策略,成功在失智症照護、C型肝炎防治與癌症平權等議題推動上達成重要里程碑。除了新聞與論壇,亦透過書籍出版、社群互動等形式,建構正向且永續的健康影響力,串起民眾與政府政策的橋樑。
在演講中,吳貞瑩營運長以「急診科」形容媒體角色,她說明,急診科醫師必須對各專科都略知一二,並能在第一時間處理疑難雜症、快速協調跨科別合作,媒體同樣需要具備快速反應與跨界整合的能力,才能協助社會面對棘手問題。她更以AI生成的圖片「小黃瓜與醫療政策放在天平上」引導聽眾思考,民生與醫療政策孰輕孰重,提醒大家不應忽略健康政策的重要性。
院長賴寧生最後表示,今日聆聽聯合報營運長的演說後,深感「倡議」才是最關鍵的一步,如何將理念轉化為對社會的實際行動,正是未來努力的方向。他指出,如同營運長所說,「癌症平權」需要政府單位、媒體平台與民間力量共同推動,才能凝聚社會共識,營造更友善的台灣。大林慈濟醫院長期深耕非都會型地區醫療服務,在資源有限的環境下持續努力,也盼能為醫界拋磚引玉。
撰文/蘇妍華;攝影/江珮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