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慈院與永利消防分隊攜手 院前啟動ECPR

台北慈濟醫院與永利消防分隊攜手搶救傅先生(左二),9月16日,舉辦感恩見面會。

  「院前啟動葉克膜輔助心肺復甦術(ECPR)機制」為搶救心臟驟停患者的關鍵,台北慈濟醫院與新北市消防局建立緊密合作模式,透過即時通報,讓病人一抵達急診即可「無縫接軌」進入葉克膜裝置流程。2025年7月中旬,一名心臟驟停的傅先生在醫院與新北市政府消防局第七大隊永利消防分隊合作搶救下順利出院,9月16日,急診部楊久滕主任、心臟血管外科徐展陽醫師、心臟血管科詹仕戎醫師、外科加護病房曾珮瑜護理長與傅先生前往分隊,向一線的消防弟兄致上謝意,同時交流院前急救與院內照護經驗。

許恕逞副大隊長望透過此次機會,持續檢視並精進團隊的心態、設備、流程和專業知識。

  永利分隊許恕逞副大隊長致詞表示,根據新北市消防局資料顯示,北北桃OHCA院外猝死康復出院率已創下11.68%的新高紀錄,背後離不開消防同仁與醫療團隊的密切合作。每一條生命的背後都是一個家庭,肩負著父母、子女與親人的牽掛,因此從院前急救到醫院接手,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希望透過此次機會,持續檢視並精進團隊的心態、設備、流程和專業知識,讓救護與醫療體系更完善。楊久滕主任指出:「從2020年開始,國內心肺復甦流程從原本的五環新增為六環,也就是康復出院與後續功能恢復,近年來,院前急救進步顯著,成為整個流程中最大的突破,讓病人出院後的生活品質也能如同以往。」

楊久滕主任指出,近年來院前急救進步顯著,大幅提升病人的存活率與神經學預後。

  永利分隊也安排當天參與救援的吳致緯隊員進行個案會報。他表示,在院前處置端,能順利挽救病人性命有兩大要因,即接獲報案便即時指導家屬進行心肺復甦術;現場同仁到場展開高品質心肺復甦術與AED電擊施救之際,同時知會台北慈濟醫院啟動葉克膜小組,半小時內就將病人送至急診,由醫療團隊接手處置。徐展陽醫師則以簡報說明院前啟動葉克膜的關鍵要素,包括快速院前通報與運送、葉克膜快速裝機、重症加護病房照護。以傅先生為例,從啟動ECPR流程到完成裝機僅耗時25分鐘,加上院前處置時間,流程符合國外相關機構建議——葉克膜應於病患倒地失去自主循環後60分鐘內完成裝置。此次合作不僅展現雙方緊密合作的成果,也大幅提升病人的存活率與神經學預後。

徐展陽醫師以簡報說明院前啟動葉克膜的關鍵要素,包括快速院前通報與運送、葉克膜快速裝機、重症加護病房照護。

  回顧自己在生日當天突發意外卻幸運重獲新生的歷程,傅先生感恩醫療、消防團隊,提到:「透過剛剛的分享,覺得自己非常幸運,才能在這麼多貴人的幫助下恢復健康、平安出院。後來才了解可能有許多跟我一樣的病人即使救回來,腦部或身體也會留下傷害,但能完整康復,要特別感謝大家第一時間的全力搶救。」台北慈濟醫院自2018年迄今,共搶救逾百例院外猝死個案,病人存活率達28.8%,期待未來庚續與消防弟兄深化合作,攜手串起病人的生命之鏈。

傅先生致贈蘋果,感恩消防弟兄。

撰文/鄭冉曦、攝影/盧義泓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