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慈院醫療隊進駐光復鄉 中西醫合併療癒身心

花蓮慈濟醫院駐診醫療隊上午7點整隊出發前往光復鄉,出發前合照。

  強颱樺加沙對花蓮縣光復鄉造成嚴重影響,花蓮慈濟醫院9月24日立即組成醫療先鋒隊進行現場場勘及臨時醫療站,25日上午7點,由花蓮慈院院長室帶領包含內科、外科、感染科、心臟內科與中醫科在內的醫護及行政團隊,前往光復糖廠喜悅樓進駐醫療站。

花蓮慈院醫療隊抵達光復糖廠醫療站現場。/花蓮慈院院長室資深顧問許文林為團隊進行行前叮嚀。/團隊準備災區急需的藥物資源整備上車。

  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表示,花蓮慈院有守護東區民眾健康的責任,在24日當天醫院內的門診有3,145人次;急診有104人次,其中包含從光復鄉送來就診的21人(門診15人;急診6人),統計至25日中午,這21人中有4人住院治療。林欣榮院長也特別感恩院內同仁昨天下午在一個小時內,就組建完成25到27日連續三天的24小時駐診醫療團隊。

面對現場眾多等待候診的鄉親,花蓮慈院醫療隊準備了100人份的各項急需醫藥資源。

  除了專科醫療,花蓮慈院醫療隊也帶來了目前當地民眾最需要的藥物資源。花蓮慈院藥學部主任劉采艷表示,花蓮慈院與慈濟東區人醫會每個月有固定的義診行程,這次在藥物的準備上,除了原有的義診藥物基礎,還特別針對風災水患過後,可能會有外傷或接觸汙水造成的感染問題,準備了眼藥水、外用抗生素藥膏、痠痛藥膏、破傷風藥物、內用抗生素及止痛藥,另外也考量到民眾可能會在慌亂中遺失日常用藥,所以,多備了三高與糖尿病的藥物,劉采艷主任說,目前先備有一百人份的藥物,如果現場藥物不足或者有其他需要的藥物,也會透過VPN連線回花蓮慈院,藥學部會立即準備,交由隔天的醫療隊帶到醫療站提供給民眾。

花蓮慈院院長室醫務秘書吳雅汝醫師(左)向林欣榮院長(右)說明醫療站運作現況。

  花蓮慈院副院長何宗融表示,對於災區的民眾來說,除了身體上的傷痛,還有心理上的壓力與無法好好休息的雙重負擔,所以,這次中醫部加入醫療隊,希望能藉由中醫與西醫的合作來幫助鄉親。

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與一般外科醫師林修賢為民眾治療腳部的外傷傷口。/花蓮慈院副院長何宗融為進行鄉親針灸治療。/葉惠玲專科護理師是嫁來花蓮的光復媳婦,得知醫院要組建醫療隊,馬上報名第一梯次,巧合的是醫療站場地還是她結婚時的婚宴場地。/花蓮慈院感染科醫師黃妙慧為鄉親看診,並衛教水患後要慎防感染。/本身就光復鄉子弟的黃繻誼中醫師特地回到家鄉盡一份心力,現場教導鄉親可以按壓神門穴,緩解焦慮並安定心神。

  第一梯次由黃繻誼中醫師駐醫療站,黃醫師也建議鄉親可以透過按壓位於小指側,手掌與腕橫紋的交界處的神門穴,來達到鎮靜、安定心神、緩解焦慮和改善失眠的效果。黃繻誼說他自己就是光復鄉人,現在祖父母都還住在光復鄉,還好祖父母家受到的影響不大,這次報名駐診,不光是能為家鄉盡一分心力,也可以為家人帶來安定的力量。

花蓮慈院院長室資深顧問許文林現場隨時補位並安撫鄉親災後不安的情緒。

  同樣在第一時間報名駐診醫療隊的還有護理部葉惠玲專科護理師。她是嫁來花蓮的光復媳婦,風災發生時人很平安的在醫院內,但是看到婆家的光復鄉受到很大的影響,網路上每個受災片段都讓她難過得淚流不止,讓護理部同事很心疼,她也不停在想自己還能做些什麼,所以,在得知醫院要組建醫療隊時,毫不猶豫地報名第一梯次駐診醫療隊,巧合的是,設置醫療站的光復糖廠喜悅樓還是她結婚時的婚宴場地,這因緣也讓葉惠玲說:「這就是上天給我跟鄉親的緣分,一定要來陪伴大家重回平安的生活。」

花蓮慈院醫療隊在開診前,由院長室醫務秘書吳雅汝及醫事室副主任張菁育與團隊進行共識。/花蓮慈院心臟內科醫師陳威佐為鄉親看診。

  從上午9點開始的駐診,截至11點已經有超過65人看診,而且還有很多鄉親在排隊候診,帶隊的花蓮慈院院長室資深顧問許文林特別跟現場的鄉親說明,花蓮慈院的駐診安排在25-27日三天,24小時醫療站都會有人員駐守,請鄉親們不要緊張,花蓮慈院醫療團隊會陪著大家一起早日回到平安的日常生活。

一般外科醫師林修賢為民眾進行腳部的外傷傷口處置。

(撰文/黃思齊;拍攝/陳安俞、徐玲玲)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