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林慈院舉辦世界骨鬆日 守護骨骼健康戰勝肌少症

南華大學莊麗燕老師帶來「居家運動—愛骨力」實作示範

  配合10月20日世界骨質疏鬆日,大林慈濟醫院骨質疏鬆症防治中心於10月7日上午在院內一樓大廳舉辦「世界骨鬆日~守護骨骼健康」健康講座。講座以簡單易懂的方式講解了骨質疏鬆和肌肉減少症的預防方法,並設置了實踐操作環節,吸引眾多民眾熱情參與。

大林慈濟醫院舉辦「世界骨鬆日~守護骨骼健康」健康講座

  活動一開始,由大林慈濟醫院骨質疏鬆症防治中心主任謝明宏醫師主持開場。他指出,隨著台灣人口老化,骨鬆與肌少症是老年人健康的兩大威脅。骨質疏鬆症可以透過骨密度檢測來診斷,而肌肉減少症則可以透過醫學訪談和檢測儀器來發現。遵照醫囑,掌握正確的知識,並定期運動,尤其是高強度訓練,有助於激活肌肉,增強肌纖維。透過這樣的運動,可以改善肌肉減少症和骨質疏鬆症,並提高生活品質。

骨質疏鬆症防治中心主任謝明宏表示,呼籲要養成良好飲食與運動習慣。

  隨後由林柏勳醫師進行「骨質疏鬆症介紹」,說明骨鬆的成因、症狀與檢測方式。他強調「預防重於治療」,並呼籲人們均衡攝取鈣和維生素D,避免吸煙、飲酒和久坐等風險因素。

林柏勳醫師進行「骨質疏鬆症介紹」

  接著,南華大學運動與健康促進學士學位學程主任許伯陽,以生動的方式講解「肌少症剋星──大重量阻力訓練與混合運動」,分享如何透過適當的阻力運動來強化肌肉與骨骼,改善肌少症的發生。運動後的營養也至關重要。在肌力訓練後30分鐘內補充豆類、乳製品等高蛋白飲品,可促進受損肌纖維的修復,促進肌肉生長與恢復,並維持健康。

南華大學運動與健康促進許伯陽主任,分享如何透過適當的阻力運動來強化肌肉與骨骼

  隨後由南華大學莊麗燕老師帶來「居家運動—愛骨力」實作示範,指導學員透過一些簡單的運動來預防骨質疏鬆。85歲的黃先生表示,平常自己重心不穩,經常差點跌倒,經經過骨密度測量和運動指導後,更了解平常需要注重重力運動,搬運重物時也要注意角度及方式。

85歲的黃先生(前),參與肌力運動

  講座後半段安排「骨鬆與肌少症檢測」、「樂齡體適能體驗」及「智慧型重訓機體驗」等多項實作活動。由骨鬆肌少運動營養班指導員與全體工作人員現場指導,民眾可親自測量骨密度與肌肉量,並體驗高科技智慧型重訓設備,了解自身健康狀況。

85歲的黃先生(前),參與肌力運動

  被診斷出患有骨質疏鬆的黃小姐說,剛被診斷出罹患骨鬆症時,完全不知所措。回醫院做肌少症的檢查時,偶然得知大廳舉辦骨鬆的衛教講座,於是就參加了。透過講座,她清楚了解在飲食和運動的重要性。就像謝醫師說的,重力運動要拿出「吃奶」的力量。因此,回家後她知道該如何改善,以保護自己的身體。

黃小姐透過講座,她清楚了解在飲食和運動的重要性。

  活動於中午圓滿結束,現場氣氛熱烈,參與者紛紛表示受益匪淺,不僅學到骨鬆防治知識,更實際體驗到運動的重要性。謝明宏醫師表示,唯有養成良好飲食與運動習慣,才能在高齡生活中依然穩健、自主、樂活。

撰文、攝影/張菊芬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