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慈濟醫院長年深耕東部與偏鄉醫療服務,並在智慧醫療創新研發與臨床應用上成果亮眼,不僅獲專業肯定,更多次成為國際醫衛機構交流的重點醫院。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國合會)與友邦巴拉圭衛生福利部代表團,於10月20日在衛生福利部資訊處處長李建璋的推薦下,專程到花蓮慈院及秀林鄉衛生所參訪交流,實地了解臺灣在智慧醫療、偏鄉照護上的創新成果與執行經驗。
這次代表團由巴拉圭衛生福利部全國醫療資訊系統協調人 Santiago Adolfo García Destéfano 醫師與資訊科技司司長 Lourdes Raquel Drews Solaeche前來交流,為「巴拉圭醫療資訊管理效能提升計畫(第三期)」的重要參訪行程之一,希望藉由臺灣醫療資訊系統與智慧醫療的成功經驗,作為巴拉圭推動相關政策的參考,也進一步深化臺灣與巴拉圭的友誼與專業合作。
院長林欣榮表示,花蓮慈院自1986年成立以來,始終秉持「人本醫療、尊重生命」的理念,守護東部及偏遠地區民眾健康,並積極導入智慧科技,持續精進醫療品質與效率。近年來,院內成立「人工智慧醫療創新發展中心」,導入先進AI技術,開發多項臨床應用,包括智慧巡房、行動巡房APP、AI輔助乳癌影像判讀等系統,協助提升臨床決策效率與照護品質。
在座談中,由副院長吳彬安分享「智能巡房APP」的應用成果,讓醫師巡房不再受到電腦桌機的限制,透過手機、平板電腦,即時了解病人的狀況,並與病人討論最適合的治療計畫,當病患影像有危急情況發生,還能主動通知醫師,及早介入治療。
AI中心專案經理林佳玟介紹「IDMAT災難應變系統」的架構與運作模式,說明這套系統如何透過行動裝置掃描傷患依檢傷分類配戴的手環QR-code,即時記錄傷患資料,並上傳至雲端,待醫療站處置完畢,後端資料已連接Power BI完成相關統計圖表。衛生局可即時掌握傷情、急診同步病歷,提升救援效率與醫療調度精準度。
這讓巴拉圭代表團深感驚豔,頻頻提問細節,對系統的資料安全、操作介面及跨單位整合機制表達濃厚興趣,並現場邀請林佳玟專案經理未來赴巴拉圭進行專題演講與經驗分享,甚至詢問此套系統是否有機會導入巴拉圭使用。
除了智慧醫療的推動,花蓮慈院也積極投入偏鄉醫療服務。醫事室副主任張菁育以「秀林鄉全人整合照護計畫」為例,分享核心策略以及整合當地醫療機構與社區資源,提供以人為中心的全人、全戶、全隊、全程、全健康的「五全」照護模式,結合韌性與科技,建立了鄉民的家庭健康戶口名簿,依風險族群進行分類管理,特別關注癌症篩檢和弱勢群體照護。同時,團隊透過與中央政府、學術界和在地診所的跨專業合作,利用AI輔助篩檢和遠距醫療應對偏鄉挑戰,未來更計畫將秀林的成功經驗推廣至花東共29個鄉鎮。
「你們是活在未來的人!」巴拉圭衛生福利部資訊科技司司長 Lourdes表示,非常榮幸能夠參訪花蓮慈濟醫院,感受到團隊的熱情與專業,並讚嘆臺灣醫療科技的發展令人印象深刻,希望這次交流能開啟更多的合作契機,讓雙方在智慧醫療與資訊管理領域攜手成長、共享經驗。
全國醫療資訊系統協調人 García 醫師則提到,雖然巴拉圭天災較少,但仍面臨季節性洪患與火災挑戰,期待能借鏡臺灣在災難應變系統與遠距醫療的經驗,強化巴國的醫療應變與資訊管理效能。
下午,巴拉圭代表團前往秀林鄉衛生所,由花蓮縣衛生局局長朱家祥與主任田惠文熱情接待,並參訪失智據點,當地長者以原住民歌謠迎賓、贈送手工編織手機架表達祝福。田惠文主任介紹衛生所推動全人整合照護的模式,而極限科技執行長徐偉城也展示「無人機送藥」的創新應用,特別分享今年在光復完成首例臺灣災害現場實際應用「視訊醫療結合無人機送藥」,突破交通中斷的限制,展現科技讓醫療零距離。
朱家祥局長表示,巴拉圭代表團透過實地參訪,感受到臺灣智慧醫療發展的用心與成果,也讓臺灣與巴拉圭在醫療與公共衛生的合作情誼更加緊密。
撰文/江家瑜;攝影/江家瑜、戴媺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