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強化醫師臨床核心能力,台北慈濟醫院於10月22日、23日舉辦「理學檢查學習工作坊」,邀請紐約臨床能力中心主席、紐約州立大學教授Mark Swartz進行演講,透過示範教學,協助醫師熟悉理學檢查的重點步驟與臨床應用,以期提升醫療照護品質。
鄭敬楓副院長表示:「理學檢查在臨床實務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醫師從病人踏入診間的那一刻起,即開始觀察步態、呼吸等外在反應,並透過聽診、叩診、觸診及病史詢問,綜合判斷身體狀況,作為後續檢查與診斷的重要依據。Mark Swartz教授過去也曾蒞臨台北慈濟醫院教學,在醫學教育上貢獻卓越,是難得的學習機會。」

Mark Swartz教授首先說明理學檢查的重要性,提到,現今醫療科技進步,電腦斷層、核磁造影、超音波等影像儀器讓醫師得以清楚看見病人體內的變化,但這些工具無法取代醫師以眼睛觀察、耳朵傾聽、手去觸摸的臨床經驗。
課程分作初階教學及床邊示範,Mark Swartz教授透過標準化病人,親自示範頭頸部、胸部、腹部、四肢的理學檢查流程,並說明各步驟需注意的重點與判斷依據。隔日,更前往病房,實際進行病人的問診與檢查,展現臨床互動與關懷的細節。
課程吸引院內住院醫師及實習醫學生參與,內科許竣凱住院醫師回饋:「在美國,醫師往往有較充裕的時間進行理學檢查,因此更能完整且系統性地評估病人狀況,相較之,台灣臨床現場多仰賴影像學檢查,這次的課程讓我能夠學習如何以嚴謹且有系統的方法進行理學檢查,覺得收穫良多。」透過此次工作坊,學員們收穫滿滿,未來台北慈濟醫院仍將持續推動教育與培訓,讓臨床診療更具溫度與深度。

撰文/鄭冉曦;攝影/傅長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