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義縣政府積極推動失智照護服務,首座「拾憶幫」權責型失智據點今(29)日上午在新港素園舉行揭牌典禮,由翁章梁縣長、衛生局局長趙紋華、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曹汶龍等人親自揭牌,象徵嘉義縣失智照護服務邁入新里程碑。

典禮由扶緣鑼鼓隊熱鬧揭開序幕,隨後縣長翁章梁與曹汶龍主任等人更親自上臺,與長者一起參與音樂課程,開心演奏歡喜跳恰恰鼓樂,現場氣氛溫馨愉悅。翁縣長表示,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根據衛生福利部與內政部資料推算,嘉義縣推估65歲以上有9998人為失智者,為延緩長者失智失能,嘉義縣設置共有3個共照中心、29個失智據點,今年嘉義縣成立第1處權責型失智據點「拾憶幫」,提供輕度失智併有情緒及行為症狀者全面性照顧,透過醫療、社區共同合作,讓長者能在熟悉的社區中獲得即時、專業且有溫度的支持。

大林慈濟醫院失智共照中心承擔「拾憶幫」據點的運作。曹汶龍主任表示,過去社區據點多服務記憶力減退或輕度失智長者,但若出現懷疑、遊走、不安等精神行為問題,往往難以在一般課程中融入。今年衛生福利部推動設立權責型失智據點,針對這類「輕度但伴行為症狀」的長者,提供日間社區式的服務。曹主任強調,目前全臺灣有12個權責型據點,但都是位於醫院內,大林慈濟醫院選擇走入社區,與社區合作,希望建立一個醫療走出醫院、結合社區與志工共同照護的友善模式。

曹主任分享試營運一個多月來的成果,他表示,透過小班制課程與個管師及講師陪伴,讓曾經遊走不安的長輩能夠安定下來,透過大家的協力,「幫忙」把老人家的「記憶」「拾」回來,也期許此模式能成為推動失智友善社區的起點,讓這個火種能推展開來。

嘉義縣衛生局推動完善失智照護服務,第1處權責型失智據點「拾憶幫」10月正式營運,可收治輕度失智者且併有情緒及行為症狀者12人,提供認知促進緩和失智課程、照顧者照顧課程、共餐及安全看視等服務,以「陪伴、記憶、共融」為理念,導入「社會處方」概念,結合醫療、社福與心理資源,依長者需求設計個別化非藥物照護方案,協助延緩退化、維持自理能力,也讓家屬在專業協助下獲得喘息與支持。

趙紋華局長表示,失智症照護需求逐年增加,衛生局努力打造完整的失智友善照護網絡,新增「拾憶幫」據點,不僅是對於失智症患者及其家人的新希望,也代表嘉義縣在失智照護體系上又向前邁進一步,希望透過這個據點的運作,讓長者能「在地老化、健康生活」。
(撰文、攝影:黃小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