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慈院健康巴士「四不一要」甩開抗藥危機

花蓮慈院於19日下午在門診大廳舉辦「健康巴士快上車,甩開抗藥危機」宣導活動,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帶領民眾重新認識抗生素,打造更安全的醫療環境。

  許多人以為感冒、喉嚨痛都該吃抗生素,這樣的錯誤觀念也讓抗生素抗藥性問題越來越嚴重,抗生素抗藥性已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全球十大健康威脅之一。花蓮慈濟醫院於「抗生素活動週」中以健康巴士加強對民眾的宣導,呼籲要落實「四不一要」,打造更安全的用藥環境。

院長林欣榮強調,花蓮慈院持續以人本醫療與社區照護為核心,期盼提升花東地區民眾對抗藥性的認知。

  為提升大眾對抗藥性細菌的認知,世界衛生組織將每年11月18日至24日訂為「世界抗生素週」。花蓮慈院也於19日下午在門診大廳舉辦「健康巴士快上車,甩開抗藥危機」宣導活動,以簡單易懂的方式帶領民眾重新認識抗生素,打造更安全的醫療環境。活動由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花蓮醫師公會理事長周朝雄、花蓮縣護理師公會理事長葉秀真、副院長王志鴻、院長室顧問王立信、護理部主任鍾惠君、檢驗醫學科主任張淳淳以及藥學部主任劉采艷等人,帶領團隊向民眾宣導,支持「合理使用抗生素」。

  今年WHO主題為「立即行動,守護當下;保障未來」,強調落實「四不一要」的正確用藥守則,其中「四不」為:
一、不主動要求抗生素:濫用抗生素會增加抗藥性風險。
二、不隨便自己購買抗生素來吃:不適當的用藥方式會加劇抗藥性風險。
三、不吃他人的抗生素:每人病情不同,誤用藥物可能帶來副作用。
四、不隨便停藥:療程須按指示完成,才能有效消滅病菌。
「一要」則是要遵守醫囑使用抗生素:遵循專業醫療的建議才能保障療效與安全。

  花蓮慈院感染科主任黃妙慧於臨床照護時發現,許多病人十分依賴抗生素。她提醒,抗生素主要用來抑制或殺死細菌,但抗生素不是萬靈丹,無法消滅病毒、黴菌、寄生蟲;若不依醫囑服用、濫用或服用他人剩餘藥物,都可能促使細菌產生抗藥性,未來一旦生病,治療將會更加困難。

花蓮醫師公會理事長周朝雄表示,醫師是守住抗藥性防治的第一線,必須慎用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處方。

  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抗生素抗藥性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挑戰,政府與醫療體系必須攜手合作,加強衛教與監測。花蓮醫師公會理事長周朝雄也說,基層醫師是守住抗藥性防治的第一線,必須慎用抗生素,避免不必要的處方。

花蓮縣衛生局長朱家祥表示,抗生素抗藥性已成為全球公共衛生挑戰,政府與醫療體系必須攜手合作,加強衛教與監測。

  院長林欣榮強調,花蓮慈院持續以人本醫療與社區照護為核心,期盼提升花東地區民眾對抗藥性的認知。並指出,花蓮在過去十多年來一直是全台抗藥性細菌比例最低的縣市,除了歸功於花東地區優越的地理環境外,醫護同仁及民眾的配合也同樣重要。

  活動現場反應熱烈,民眾透過巴士造型的互動裝置進行問答,重新釐清抗生素的正確使用方式。一位民眾陳小姐便表示,透過活動才知道原來抗生素也會有抗藥性,若不當使用可能會導致日後生病時「無藥可醫」。花蓮慈院期望藉由這次「健康巴士」的出發,把正確觀念帶進社區每一個角落,讓抗藥性不再悄悄進化、讓疾病不再有機可乘。

活動現場反應熱烈,民眾和醫師都可以透過巴士造型的互動裝置進行問答,重新釐清抗生素的正確使用方式。

撰文、攝影/花蓮慈濟醫學中心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歡迎加入慈善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