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再傳捷報!放射腫瘤科參加由財團法人先鋒品質管制學術研究基金會舉辦的「2025年國際品管圈大會(ICQCC)」,以「提升呼吸調控放射治療遵循率」為主題勇奪金獎,展現大林慈濟醫院在醫療品質與智慧放療的卓越水準。
大林慈濟醫院放射腫瘤科自2012年成立「套圈圈」品管圈以來,在全國競賽屢屢獲獎,先後獲得4金5銀16銅,成績優越。此次由周嘉慧醫師全程以流利英文進行分享,完整呈現團隊在呼吸調控放射治療上的突破,從臨床問題、病人需求到資訊系統整合,皆獲得高度肯定。
周嘉慧醫師指出,呼吸調控是精準放射治療的重要技術,尤其肝癌、乳癌及肺癌病人的腫瘤會隨著呼吸起伏而位移,若能協助病人穩定閉氣,不僅能減少正常組織受照射的風險,也能讓腫瘤鎖定更精準,副作用更低。
放射腫瘤科技術主任石怡婷分享,為達到「品質標準一致性、提升放射治療精準度」的目標,放射腫瘤科不僅建立了一致性的呼吸調控訓練和引導手法,更自行研發了視聽覺雙重回饋的呼吸調控技術,同時提供病人居家呼吸練習影片及復健照護包,讓病人回家後可以反覆自主練習,以增進對治療過程的理解,降低治療時的緊張感,讓病人在治療時更能配合指令穩定閉氣。

此外,放腫科團隊貼心為病人提供客製化治療固定模具和四肢輔助軟墊,減少病人長時間躺臥的不適感,讓病人治療時能更舒適放鬆,更能遵循指令以完成治療,病人整體舒適度及滿意度皆有提升。
除了從病人端強化配合度,放射腫瘤科也將智慧醫療導入治療流程,自行開發「放射治療資訊平台」,利用資訊系統進行把關,防止人為遺漏和交班訊息錯誤。在醫師開單時,系統能根據病人年齡、國際疾病分類第十版(ICD-10)診斷、活動行為能力狀況評估(ECOG)等條件,自動分析判斷是否適合使用呼吸調控治療,並利用影像資料庫AI智能自動鑑別病人肝臟、肺臟的功能性區域,提供更精準的治療建議。放
放射腫瘤科主任洪世凱醫師表示,放射腫瘤科自行開發的「放射治療資訊平台」,目前已有三項核心技術通過發明專利認證,並累積超過30項醫品病安獎座及標章,成為全台市占率最高、功能性最齊全的商運系統。未來,團隊也將持續精進,持續為癌症病人帶來更可靠的治療選擇。

(撰文︰石怡婷、黃小娟/圖片︰宋秉樺、放射腫瘤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