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新聞
-
檢查骨折驚現胸椎腫瘤 即使良性也恐癱瘓
75歲劉女士患有骨質疏鬆症,四年前因腰痛骨折至台北慈濟醫院就診,由神經外科龔煥文醫師為其進行手術,並於術後定期施打骨質疏鬆藥物保養骨頭。日前因背痛、坐臥困難及走路不穩回診,龔煥文醫師為她安排核磁共振...
-
藥物過敏近視度數驟增 350變1100度
38歲黃先生日前與朋友相約爬山,服用半顆高山症藥物後開車前往約定地,路途卻發現無法明辨儀表板上的數字,想著應是夜色昏暗不疑有他,翌日清晨又服下半顆藥物,爬山過程視力越漸模糊,又歸咎為疲勞所致,直到下...
-
鼻噴劑改善鼻塞?用錯恐致藥物性鼻炎!
34歲、容易過敏的高小姐經常因嚴重鼻塞無法入睡,而有使用市售鼻噴劑的習慣,因為只要用藥物噴一下鼻子,鼻塞就能快速緩解;然而最近鼻塞的嚴重程度卻連噴藥也無法改善,甚至加劇。高小姐來到台北慈濟醫院耳鼻喉...
-
細胞治療改善退化關節 越早介入延長使用年限
「醫生,我的腳頭趺(膝關節)硬硬的,彎不下去,站的時候站不直」這是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之一,花蓮慈濟醫院運動醫學中心主任劉冠麟醫師指出,關節腫脹疼痛也是常見的症狀;現在隨著精準與再生醫學的進步,細胞治...
-
花慈、商之器、NVIDIA用AI打造隨行醫療
在搶救生命的過程中,醫療團隊常常要與時間賽跑,為了把握每個治療的黃金時間,花蓮慈濟醫院成立人工智慧醫療創新發展中心,與商之器(EBM)、NVIDIA(輝達)攜手打造人工智慧(AI)行動化平台,十二月五日上午,三...
-
造口袋清潔裝置 技轉萬嘉生技提升生活品質
花蓮慈濟醫院傷口造口及失禁護理師團隊及慈濟科技大學,創新研發、曾獲2017年台北國際發明暨技術交易展金獎的「造口袋清潔裝置」,經技術移轉授權萬嘉生技,今年九月開始生產「造口袋清潔裝置」,預計在年底前取...
-
智慧醫療 花慈積極打造偏鄉遠距醫療示範中心
花蓮慈濟醫院推動健康福祉科技整合照護計畫,自2018年花蓮縣秀林鄉建立平台,提升健康平權,基層健康涵蓋率在花蓮、臺東人口涵蓋率已超過25%、原住民人口涵蓋率約27.7%。花蓮慈濟醫院更透過5G發展遠距會診,在花東地...
-
脊髓損傷新療法 花慈與尖端醫分享幹細胞治療
衛福部日前通過「花蓮慈濟醫院」與「尖端醫」自體骨髓間質幹細胞治療脊髓損傷申請計畫,花蓮慈濟林欣榮院長表示,以往幹細胞用於老化或退化性疾病,這次是第一個臨床上核准可用在神經損傷的療法,目前國外已有...
-
針灸四穴位 中西醫合療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
63歲姚女士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病友,進行藥物治療兩年,體質虛寒,行走坐臥間容易咳嗽、胸悶和喘不過氣,加上手腳時常冰冷,嚴重影響睡眠,前往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就診。謝伯駿醫師針對四個核心穴位予以針灸治...
-
台灣醫療科技展 花蓮慈濟創新整合醫療新視界
2020年,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加速醫療科技、藥物與醫療器械的創新研發。借助跨領域優秀團隊的力量,花蓮慈濟醫院結合生物科技、醫療科技、AI人工智慧、資通訊科技等技術,發展包含細胞治療、智慧醫療、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