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新聞
-
環境安全與職場衛生並進 勞工健康有保障
職業病可以預防嗎?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與花蓮慈濟醫院二十六日合辦「作業環境暴露評估與職業病預防研討會」,近百位職業衛生護理師、職業安全管理師分成九組,針對人因、過勞、職場暴力、母性保護等實務分享...
-
花蓮慈院首例 新生兒開放性動脈導管栓塞治療
2019年八月底剛出生的小珍珠(暱稱),在花蓮慈濟醫院出生時,被醫師發現有心雜音的狀況,後續檢查原來是心臟血管出了問題,罹患開放性動脈導管,由花蓮慈院小兒部主任張宇勳會診小兒心臟科裘品筠醫師,安排進行...
-
嬰兒按摩好處多 助孩子成長也增進親子感情
愛的語言有很多種,其中一種就是「肢體的接觸」。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日前舉辦媽媽教室「嬰兒按摩」邀請臺東大學幼兒教育學系副教授施淑娟,教家長們透過嬰兒按摩增進親子間的感情、安撫情緒還能促進小寶貝的消...
-
心太累!「累喘腫」恐是心臟衰竭勿輕忽
有「心臟癌症」之稱的心臟衰竭,以前都會認為是「心臟無力」,但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劉維新醫師說,心臟衰竭常見症狀包括容易累、喘、腫等,由於症狀與其他疾病相似,容易被忽略,因此延誤黃金治療時間。二十...
-
花蓮慈院與在地醫院合作 推動健康返家中繼服務
圖說:花蓮慈院成立急性後期整合照護團隊,目前共有9家花東地區的區域及地區合作醫院加入,讓病人獲得最佳的醫療照護。 撰文/彭薇勻攝影/彭薇勻 為了提供腦中風、創傷性神經損傷、脆弱性骨折及衰弱高齡病患最佳...
-
指向性放電更精準 深部腦刺激手術成果發表
圖說:花蓮慈院神經功能科主任陳新源說明二代晶片可以選擇放電方向,讓放電治療更加精準,針對腦部異常的位置,增加手術的精準度及效果。 撰文/黃思齊攝影/江家瑜二代晶片示意圖/陳新源主任提供 深部腦刺激手...
-
慈濟醫療執行長林俊龍談「智慧醫療」願景
圖說:慈濟醫療志業執行長林俊龍在2019年「國際慈濟人醫年會」課程中,以「新的資通訊科技在長照之應用」為題,提出「智慧醫療」啟動的願景! 撰文/吳珍香、楊金燕攝影/林家如、黃銘村 「我們利用這些先進的科技...
-
24國TIMA學員共譜「我們都是一家人」過中秋
圖說:16位來自臺灣七個原住民族的花蓮慈濟醫院護理部護理人員,以「我們都是一家人」,在「2019年國際慈濟人醫年會」秋節晚會中,帶動全場與24國500位全球人醫年會學員。【圖:張進和攝】 撰文/柯玲蘭、曾修宜、丁碧輝...
-
沒有圍牆的醫院 有溫度的照護
圖說:花蓮慈濟醫院副院長許文林(右)表示,志工的力量,是他堅持在慈濟走下去的動力。 撰文/蔡翠容、沈能情、陳誼謙編修攝影/黃銘村 每次慈濟人醫會的義診,除了醫師、護理師、藥師等醫療專業人員,還有一群...
-
為難症絕症找解方 細胞治療發展迎曙光
圖說:在課程中,林欣榮院長透過感人故事,與人醫會學員分享神經性疾病的再生醫學運用。 撰文/彭薇勻攝影/陳明清、黃銘村 2019年堪稱是臺灣幹細胞治療元年,幹細胞治療已成顯學,除了最廣為人知的癌症免疫細胞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