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部新聞


  • 淨斯本草系列研究成果發表 艾草有益巴金森治療

      根據2021年臺灣健保資料統計,巴金森氏症患者人數共77,428人;而在61歲以上老年人口中,約每一百人中就有超過1人罹病。花蓮慈濟醫院院長林欣榮帶領副院長何宗融、黃志揚,與中醫部、心血管暨粒線體相關疾病研究中心...

  • 【慈濟中醫專欄】治療顏面神經麻痺中醫有撇步

      在冬季或是早晚溫差變化大的時節,中醫門診不時可見到有因面部偏癱的患者,透過西醫師的介紹而前來尋求中西醫的合療。「顏面神經麻痺」分為中樞型與周邊型,因腦血管疾病如腦中風、腦瘤或是腦膜炎等所造成的面...

  • 新冠染疫康復者整合門診 康復之路花蓮慈院陪你

      大部分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者會逐漸好轉,但有一定比例的病人,會出現行動力下降、全身疲倦、呼吸困難、長期咳嗽等症狀仍會持續,甚至出現慢性腎疾病等後遺症,若感染三個月後,症狀仍持續就是長新冠綜合症。花...

  • 夏日心臟保養 花蓮慈濟中醫教護心秘訣

    6月21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代表進入炎熱的夏日,天氣逐漸轉熱,溫度節節升高,只要離開冷氣房走動一下就滿身大汗,但流太多汗,小心可能引起「心氣虛」。花蓮慈濟醫院中醫部醫師陳中奎表示,中醫觀點「汗為心之...

  • 器捐中心20周年 花慈李毅醫師簽器捐意願書

    「健康的身體活,健康的心態走。健康的時候做出健康的決定。是我在退休前,給自己最大的祝福」-花蓮慈濟醫院醫務秘書李毅醫師 衛福部與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及病人自主推廣中心(以下稱器捐中心),於6月25日共同...

  • 末期乳癌要化療嗎?新型標靶藥物慢性控制

    一位60歲婦人,去年在台東馬偕切片診斷為乳癌,經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已有肺部及骨頭之轉移。經三個月的CDK4/6抑制劑及抗荷爾蒙藥物治療,肺部的轉移病灶近乎消失不見。台東馬偕腫瘤治療科蔡承志醫師表示:乳癌是一種從...

  • 間質幹細胞開啟新視界 花慈與向榮生技合作

      隨著3C產品的普及,因為用眼過度導致視網膜退化出現年齡下降的趨勢。花蓮慈濟醫院眼科研究中心承接科技部「前瞻技術產學合作計畫」,與向榮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攜手合作,共同發展應用異體間質幹細胞為基礎的視...

  • 什麼都往嘴裡塞 女嬰異物吸入花慈救命

      六月十八日凌晨,一名11個月大的女嬰因出現呼吸不暢等缺氧症狀,被緊急送往花蓮慈濟醫院,經急診團隊初步檢查,發現是吸入異物造成氣管阻塞,後續胸腔內科團隊利用支氣管鏡,將堵塞左邊支氣管的異物夾出,二天後...

  • 在花慈二六西病房看見牽手之愛最美的畫面

      一對結婚超過一甲子的夫妻,先生因為心臟衰竭住在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內科病房治療,太太因為車禍右手右腳骨折在家休養,兩人必須分居兩地。花慈護理團隊在照顧時,發現病人一直對於不能陪伴在妻子身邊很自責,為...

  • 【慈濟中醫專欄】如何安度梅雨季

      5、6月是台灣的梅雨節氣,溫度高濕氣重有利於蚊蟲、細菌、病毒的繁衍,不但衣物容易長黴,而且食物也容易腐爛變質。在梅雨悶濕熱環境下,人體的汗水無法順利蒸散,而成濕邪積聚在人體,易有筋骨痠痛、皮膚濕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