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新聞
-
降級不降警:戶外運動戴口罩的5大重點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COVID-19疫情流行期間民眾的身體活動量逐漸降低。為減少與他人的接觸,許多人改變習慣由戶外運動轉而居家運動,然而這些居家運動,對於喜歡戶外的民眾常會覺得意猶未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
疫苗來了!施打步驟:登記、確認簡訊、預約接種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7)日表示,「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將自今(27)日14時起重新開放意願登記,請18歲(含)以上尚未意願登記民眾把握機會,儘速完成登記,保障自身權益;另此次開放,將新增接種高端...
-
響應728世界肝炎日 肝炎要及早篩檢及早治療
世界衛生組織(以下稱WHO)今年世界肝炎日的宣導主題為「消除肝炎不能等」(Hepatitis can’t wait),全球每30秒有1人死於肝炎相關疾病,即使在當前的COVID-19的危機中也是如此。病毒性肝炎是一種肝臟發炎,會導致嚴重的肝病...
-
38歲以上7/30日起可施打AZ疫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表示,「COVID-19疫苗施打意願登記與預約系統」第四輪預計自7月30日起開打。自7月27日上午10時起,1983年12月31日(含)以前出生之民眾、宜蘭縣/基隆市因受颱風影響取消預約者、以及第三輪已收過簡...
-
「戒菸、防護、篩檢、警訊」四招保肺
肺癌是全世界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也是全球癌症死因第一位。在台灣,肺癌是107年發生率第二高的癌症,僅次於大腸癌。而肺癌標準化死亡率雖已連續9年下降,肺癌仍高居台灣癌症死因首位,109年共9,629人死於肺癌,占了...
-
夏季炎熱記得補充水分 高溫請注意心血管健康
台灣已進入夏季炎熱天氣型態,防疫期間,多數民眾在家防疫,但仍有部分民眾需在外辛勞工作,除了要預防中暑外,有高血壓或心血管疾病的民眾,如果出現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暈厥等...
-
居家防疫 持續哺乳增強寶寶免疫力
母乳具有多種抗體及免疫球蛋白等免疫物質,可以增強嬰兒免疫力,保護嬰兒避免感染。世界衛生組織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建議各國政府單位應持續鼓勵那些懷疑或確診的母親開始或繼續母乳哺育,並勸告母乳哺育的好處...
-
賈永婕跟病毒拼搏滿月 看見「疫」起人間有愛
在台灣新冠疫情爆發後,藝人賈永婕「聞聲救苦」奔波全台,贈送醫療單位救命神器的投入,她的善舉備受各界肯定,而賈永婕超過一個月投入救援,在7月10日也透過臉書分享她投入救命神器贈送滿月的心得。 以下為...
-
世界過敏性疾病日 國健署教您控制氣喘有三招
過敏性疾病是國人常見的疾病之一,為喚醒民眾對過敏性疾病的重視和預防,世界過敏組織(WAO)和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每年7月8日訂為世界過敏性疾病日。過敏指當人體與過敏原接觸後,引發體內免疫系統過度反應,造...
-
菸煙都有害 電子煙無助於戒菸
國民健康署公布109年18歲以上吸菸行為調查結果,18歲以上電子煙使用率由107年的0.6%增加至109年的1.7%,升高近3倍,電子煙儼然成為威脅國民健康的一大警訊。 調查結果顯示,40歲以下為電子煙的主要使用族群,又以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