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新聞
-
明朝醫林狀元 祖師養生美容方
明朝醫家龔廷賢一生行醫六十多年,他除了很會看病,還將中醫融入日常,養身養生! 當年他在河南黃河流域行醫時,正值開封一帶疫病流行,病人症狀為頭疼身痛、憎寒壯熱、頭面頸項赤腫、咽喉腫痛、神智昏迷,...
-
優化偏鄉醫療 衛福部積極提升可近性及品質
行政院核定通過衛生福利部所提送「優化偏鄉醫療精進計畫」,分別從基層醫療可近性、急重症醫療量能及後送病患等面向,進行全面檢討並提出精進作為。衛福部指出,偏鄉地區之醫療提供主要為公立醫院、衛生所(室...
-
國健署宣導「我的餐盤」吃得均衡又健康
國民健康署於107年公布「我的餐盤」圖像,將每日應攝取的六大類食物:全穀雜糧、蛋白質、蔬菜、水果、乳品與堅果種子以圖像呈現,並設計6句簡易口訣,讓民眾利用拳頭、掌心即可暸解每餐六大類食物要吃的量。為了...
-
家庭醫師診斷及時 轉診方便省力又安心
大型醫院看診雖然資源豐富,但是交通不便,看一次病要耗掉大量時間,若是掛錯科別重新掛號轉診,又花去更多時間精力。平日固定在社區附近診所就醫,讓瞭解自己身體狀況的家庭醫師診斷,若有需要時,家庭醫師也能...
-
人瑞醫師四度走訪鬼門關 獲行醫資深醫師表揚
行醫76年資深醫師陳奎村,接受總統蔡英文頒發「奉獻醫療40~70年以上的行醫資深醫師」表揚,服務熱忱永不熄滅,為患者解決病痛,是他的生活動力。慈濟人醫會醫師陳奎村表示:「上天給我的這條寶貴的生命,不能讓他...
-
「以病人為本」從醫理念 陳英和獲台灣醫療貢獻獎
花蓮慈濟醫院名譽院長陳英和,是慈院啟業第一位外科醫師,當時醫療資源貧脊的花蓮、臺東,並沒有阻撓年輕醫師陳院長在花蓮行醫的初心,更激勵陳院長在骨科領域中持續創新突破,在脊椎手術及人工關節手術的成就...
-
奉獻急重症醫療廿年 陳金城醫師獲醫療貢獻獎
全心無私奉獻雲嘉南急重症醫療二十年,大林慈濟醫院副院長陳金城榮獲台灣醫療貢獻獎。民國八十九年大林慈濟醫院啟業後,陳金城是當年嘉北地區首位神經外科醫師,每日24小時在醫院待命搶救,統計救治包括緊急外傷...
-
配對成功後,如果志願捐贈者說NO?
白血病患者在接受移植前,先施打高劑量的化療藥物或以放射線照射,消滅體內的癌細胞與造血幹細胞,這段期間,他毫無抵抗力,必須住在無菌室,以防感染。直至移植後造血幹細胞能發揮功能,才能轉入普通病房。 ...
-
秋冬免疫力差 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預防生病
秋冬季節轉換,各項疾病如腸病毒、諾羅病毒、流感等疫情雖已有控管,但仍在流行期,請民眾留意家中孩童與體弱較免疫力低家人的健康情形,並注意個人手部衛生及飲食安全。 腸病毒 國內近期腸病毒疫情持續下降...
-
降低乳癌四成死亡率 乳房攝影篩檢很重要
時代進步,許多觀念也正在改變,但對癌症大家仍存有「聞癌色變」的焦慮,婦女朋友對乳癌更是戒慎恐懼。其實早期乳癌(第0-2期)預後很好,五年存活率高達9成,其中定期篩檢是最重要的防治策略。經國內資料分析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