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傷復健有希望 關山慈院復健與中西醫合療
楊桑 ( 化名 ) 七十二歲,是多重腦部疾病的患者,兩年前因水腦症、腦膜炎及中風在臺東醫院前後治療兩個月後出院。楊桑生命無虞,但因腦損傷、神經病變而留下聽力受損、語言障礙、肢體無力的後遺症,且有人、時、...
楊桑 ( 化名 ) 七十二歲,是多重腦部疾病的患者,兩年前因水腦症、腦膜炎及中風在臺東醫院前後治療兩個月後出院。楊桑生命無虞,但因腦損傷、神經病變而留下聽力受損、語言障礙、肢體無力的後遺症,且有人、時、...
二○二二年四月十一日,臺灣復健醫學之父連倚南教授去世,享壽八十八歲。花蓮慈濟醫院非常感恩連倚南教授對於東部復健醫學的開創與付出,以及對於慈濟醫學教育的投入與無私的傳承。 林欣榮院長指出,從一九八六年花...
勞動部目前已補助全臺24個專業機構提供職災勞工(不分本、外勞)工作能力評估及強化訓練、心理輔導及社會適應、職務再設計等職能復健服務,透過專業人員的協助,讓職災勞工能儘速重返原職場,減少勞工等待或嘗試復...
花蓮慈濟醫院自從引進脊髓電刺激療法幫助脊髓損傷病友改善症狀,並引進外骨骼機器人,透過一系列的上下肢復健訓練課程,一位因車禍受傷下半身癱瘓的年輕人小游,不僅軀幹控制越來越好,還可以短暫的靠著助步器站起...
多年飽受雙腳出現麻木、走路不穩的蔡先生,因病況加重無法順利在綠燈下穿越馬路,而在西部尋遍名醫又無法獲改善下,於是盤山過嶺到花蓮慈濟醫院就醫,經神經外科部主任蔡昇宗以植入脊髓電刺激(Spinal Cord Stimulation...
後疫情時代許多需求長期復健的身障朋友,減少到醫院做復健的次數,暫停復健不僅導致肢體變形,也影響身心健康。26日上午伊甸社工結合外展職能治療師,提供身障者到宅復健指導,讓身障者在居家防疫期間,也能維持...
位於新北市新店區提供燒傷傷友中途住宿服務的陽光基金會附設陽光之家,自全國疫情升為三級警戒,於陽光臺北重建中心暫停服務期間,為避免傷友因分秒攣縮、增生的疤痕影響生活自理能力,陽光之家擔負起七位傷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