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慈爸媽教室分享秘訣 關注孩子心理性營養發展
除了母體和胎兒的健康照顧,孩子出生後的成長和規劃也是許多媽媽在懷孕期間就開始重視的議題。為了幫助新手爸媽們提早準備好即將面對的育兒路,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4月19日舉辦今年第二場「爸媽教室」,邀請擁有...
除了母體和胎兒的健康照顧,孩子出生後的成長和規劃也是許多媽媽在懷孕期間就開始重視的議題。為了幫助新手爸媽們提早準備好即將面對的育兒路,花蓮慈濟醫院婦產部4月19日舉辦今年第二場「爸媽教室」,邀請擁有...
2023年8月出生的小寶(化名)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經由產前檢查發現腹部腸道腫脹的問題,當時的婦產科團隊就建議要密切注意後續的發展,結果出生後小寶喝一口奶吐一口,除了完全無法進食之外,還嘔吐出綠色的膽...
原本喝奶正常的新生兒,約長到一個月大時,竟喝完奶就立刻噴吐出來;且吐完還想再吃但吃完又吐,情況反覆。近半年來,已有四位嬰兒經花蓮慈濟醫院兒童外科楊筱惠醫師診治恢復正常,楊醫師表示,主要是「嬰兒肥...
花蓮慈大附中11日開放校園讓國中部第一批錄取新生暨家長入校參觀,學校全體教職員與家長會志工貼心接待每一組新生家庭。為了幫助身心發展快速變化的準國一生做好準備,除了安排四站諮詢處,讓新生及家長對未來的慈中...
孕產育兒是準爸媽共同的大事,為協助準爸爸掌握孕產育兒技巧,國民健康署將於112年2月1日推出「爸爸孕產育兒衛教手冊」(以下簡稱爸爸手冊)實體手冊,準媽媽於產檢時,可同時拿到「孕婦健康手冊」及「爸爸手冊」...
臺灣疫情升溫,嬰幼兒至少得長到6個月以上才能接種新冠疫苗,且剛生下的新生兒沒有辦法戴口罩,未滿6個月的寶寶該怎麼保護?花蓮慈濟醫院小兒加護病房護理長張瑞雲與護兒中心團隊著手研發「新生兒推車防護罩」,...
政府國門解封,但醫療現場未如想像樂觀!臺中慈濟醫院15日經歷驚魂周末,破水孕婦竟確診在急診隔離室緊急接生、出生嬰兒沒有哭聲且四肢癱軟動員搶救。醫護同仁經歷搶救母子大作戰,呼籲大眾防疫莫鬆懈,也期望疫...
根據統計,在花蓮慈濟醫院每年接生的近六百位新生兒中,有將近六十位是出生時不滿三十七周的早產兒;而且平均每周會遇到一位急產或者是罹患先天性疾病的新生兒,對於這些孩子們來說,保溫箱是他們出生後很重要...
歡喜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期盼寶貝能健康平安長大是爸媽最大心願,但有些寶寶可能一出生就患有先天性代謝異常,像是蠶豆症、先天性甲狀腺低能症等,這些疾病就必須在新生兒篩檢時做鑑別診斷,及早治療。大林慈濟...
27歲的林小姐打過三劑疫苗,在第三胎懷孕近39週時確診新冠肺炎,在衛生單位的安排下住進台北慈濟醫院專責病房,一週後,出現產兆,轉入產房待產,在自然順產的情況下,寶寶平安誕生。婦產部產科張銀洸主任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