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

花慈兒科病房歡慶過年 叮嚀孩子健康生活公約

  農曆新年即將到來!花蓮慈濟醫院洋溢著過節的喜慶,兒科病房團隊於一月三十一日上午舉辦「敲打年獸喜過年」音樂治療暨衛教活動,先由病房護理師列出「健康寒假生活公約」,向小朋友和爸爸媽媽約定應注意的事項...

勤洗手戴口罩病毒找不到 花慈兒科病房耶誕派對

  耶誕節即將到來!花蓮慈濟醫院洋溢著過節的溫馨,兒科病房團隊於十二月二十二日上午,在病房及門診大廳舉辦「洗洗手戴口罩,病毒找不到」耶誕活動,把握節慶氣氛,利用生動話劇向家長及病童宣導正確衛生觀念,...

花蓮慈院協助印尼首例小兒骨髓移植

  花蓮慈濟醫院骨髓移植團隊11月20日在印尼慈濟醫院,協助完成印尼首例小兒骨髓移植治療,病人Assyifa罹患重度地中海型貧血,經過親屬間的配對,幸運的與弟弟Alfatih為全相合,國際醫學中心暨幹細胞與精準醫療研發中心...

幼兒食物恐新症藏危機 北慈醫師建議這樣做

  孩子的營養攝取是多數家長育兒的難題之一,憂心孩子因為「不敢吃」而導致營養不均衡,對此,台北慈濟醫院兒科陳慧文醫師指出,孩子的偏挑食有時是因為對未曾接觸的食物產生牴觸心理,即所謂「食物恐新症」。3歲...

「免疫負債」效應 小兒多病毒感染致住院量暴增

  自二零二二年十月中旬起,花蓮慈濟醫院急門診的兒科病患量開始上升,超過半數求診原因是出現呼吸道症狀,包括呼吸喘、多痰、劇烈咳嗽,合併發燒和嘔吐等情形;至今一個月來,兒科病房幾乎天天滿床。隨著逐步寬...

守護五千分之一的機率 花慈助女嬰重建肛門直腸

  二零二二年七月,在媽媽肚子裡待了33週的吳小妹,早產出生後被發現患有「肛門直腸畸形」,即俗稱的「無肛症」,是新生兒胃腸道異常中常被發現的先天性畸形之一。由於吳小妹媽媽生產時剛確診新冠肺炎(COVID-19),...

高中女生踩飛輪10分鐘 竟出現橫紋肌溶解症

  15歲高中女生小澄(化名)踩飛輪10分鐘,竟出現可樂尿、站不起來等症狀立刻就診。臺中慈濟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敏駿從症狀及檢驗數據判定為「橫紋肌溶解症」。李敏駿提醒,不論是重量訓練或是運動強度都應計畫性逐步...

六歲孩童腹痛不止 花慈診斷竟是罕見小兒膽結石

  二零二二年八月中旬,六歲的陳小弟因腹痛不止而就醫,經超音波和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膽囊裡竟有大片膽結石堵住與膽管的銜接處,造成發炎、引起疼痛,在花蓮慈濟醫院小兒部陳明群與張雲傑醫師的會診後,判斷陳小...

花慈兒科專科醫療走進部落 為偏鄉孩童健康把關

  「全人醫療」包括全年齡、全類別的照護,不僅針對高齡人口,同時也關注兒童的健康議題。花蓮慈濟醫院是全台唯一承辦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山地離島地區全人整合照護計畫」的醫療院所,二零二二年七月開始...

湯圓弟弟勇敢「開心」花慈兒科、心臟外科共守護

  2020年出生的小湯圓(化名),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被發現心室中膈缺損,出生後診斷罹患了「右心室雙出口」,出生14天就由花蓮慈濟醫院心臟外科團隊,為他進行肺動脈繃紮術(PA banding),並且安排要在一歲的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