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
走出高架橋下的木板屋 築一個安身的家
高架橋下,這間以破舊模板,木板拼湊的木板屋,因年久失修已經傾頹,部分鐵皮懸在半空中。每逢豪雨,搖搖欲墜的木板屋快經不起風雨,家裡經常淹水,林先生一家三口在這兒了住了二十多年⋯⋯ 64歲的林先生,從事板...
-
17年陪伴 單親家庭長出力量
「爸爸說來義診現場就會有東西吃」劉家四個孩子對志工說。 慈濟志工在新竹尖石的一次義診,聽到劉家孩子這樣說,心也大概知道孩子的家境不好,立刻準備物資給孩子並跟隨回家,就此開啟劉家與慈濟17年的因緣。 劉爸爸...
-
田螺含水過冬 絕境大逆轉
育有二子三女的林陳阿菊,大兒子在二十歲車禍往生,小兒子與外籍妻子有三個孩子,因為夫妻離異,小兒子得了躁鬱症,在妻子離家三年後抑鬱而終。阿菊阿嬤晚年喪子,做嬤也當媽,小兒子留下才讀小二、小一、幼稚園大...
-
卸下心防努力求生 蔥抓餅救了一家人
「慈濟人的介入,媽媽才變得開朗,也鼓勵媽媽不要放棄,慈濟人來陪媽媽做蔥抓餅,蔥抓餅也成了我們家的經濟來源。」曾經嚴重壓抑情緒的小愷,因為媽媽的改變,他也跟著改變,努力讀書,獲獎無數,2020年獲得慈濟新芽...
-
黑暗中的一道光 助精障家庭走向陽光
東銘:「我生病了, 吃了十幾年的藥, 若沒有水彩,可能沒辦法活到現在。」 父親往生後,三個身心疾病的孩子,由母親一肩扛起家計,哥哥因病情嚴重而安置在療養院,沉重的負擔壓得媽媽喘不過氣來。慈濟從2014年開始關...
-
慈濟人情味陪伴 做出的饅頭飄香味
阿香,從福建嫁來台灣,育有一女一子。長女為重度唐氏症及先天性心臟發育不全,語言表達及行為能力欠佳,兒子當時4歲,沒有一技之長的她,全職在家照顧孩子,原本扛起家庭重擔的先生又因車禍無力工作,原本溫暖平穩...
-
尋根溯源莫忘初衷 慈中合心共識營培育人才
慈大附中2023合心共識營以「我是好老師、我是慈濟老師、我是慈濟良師」為主軸規畫兩天的課程,第一天深入瞭解四大志業的發展與永續,讓大家更了解慈濟的核心精神與永續發展目標。合心共識營第二天則回到慈濟心靈故鄉-...
-
國道充電路網 113年8月全面上線
隨著近期國內電動汽車數量呈現顯著的倍數成長,對於各交通運輸節點的充電需求益增,高公局以113年8月建置完成所有服務區電動車快充站為目標,全面串連國道充電路網。 高速公路是國內重要的交通運輸道路,目前...
-
重生之綻放 迎來綺麗人生
父親要求她把血汗錢全部用來買新房子,卻沒有留給她一個房間;結婚時不但沒有為她準備嫁妝,還向女婿討聘金。 怨恨堆積多年,她的心結慢慢變成心病,直到遇見了愛她無所求的姊姊…… 「吞藥、割腕、燙菸疤,...
-
陪伴走過坎坷 迎向希望未來
「風來了,屋頂就飄起來,風一走,它就落下來,我家屋頂會呼吸喔!」 阮女士的童年生活坎坷,即使遭繼父家暴仍一肩扛起家計,一直是個堅靭的女性。阮女士從越南嫁來臺灣短短十幾年,公婆、先生相繼離世,留下三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