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
環境部化學物質管理署一起護食安顧健康保平安
112年8月22日是我國環境保護重要的日子,環保署正式轉型升格為環境部,並於今天正式掛牌。屬於環境部的附屬機關四署一院的「化學物質管理署」也在今天一起辦理揭牌。 化學署表示,隨著環境部成立,原來為落實...
-
滄桑暮年 碇放希望的光
72歲的章老爹長期洗腎、身體虛弱,獨自住在山區一間老宅,但房屋破損嚴重,二樓天花板幾乎消失大半,不得已只能睡在一樓,但是每每下雨總要擔心嚴重漏水,夜不成眠,里長趕忙聯絡慈濟來幫忙,用最短的時間修繕家園,...
-
關注「全球塑膠公約」 積極推動塑膠減量
環保署自91年起推動限塑政策,陸續以法令強制購物用塑膠袋、免洗餐具、一次性飲料杯、塑膠吸管之禁限用,在推動限塑過程也持續擴展多元項目採用多元措施,以落實塑膠減少使用,如循環容器的推廣、推動蔬果裸賣、...
-
「平安龜健康歸」課程 一起來守護龜龜
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觸口自然教育中心與觸口龜類保育教育園區合作於112年9月16日(六)及10月14日(六)辦理兩梯次「平安龜健康歸」課程,邀請親子大眾一起認識這群「慢」步於土地的臺灣原生龜鱉。臺灣原生龜...
-
農曆7月期間 環保署邀您一起響應環保普度
農曆7月1日也就是傳統習俗「鬼門開」,由於民眾普度時會擺放供品、焚香及焚燒金紙,因此環保署14日在臺北市艋舺龍山寺推出「普度祭祀2.0」,鼓勵民眾準備供品時,適量並優先選擇當季、當地食物,可結合社區或宮廟...
-
飲料杯減量起步走,自備、循環不用塑
一次用飲料杯長期為淨灘常見廢棄物,為推動源頭減量,減少對環境造成之影響,環保署訂定「一次用飲料杯限制使用對象及實施方式」,並於111年7月1日正式實施。管制方向共三大重點,包含自備飲料杯享5元優惠、循環...
-
兄兼母職 棄保送大學從軍
王偉傑從小兄兼父母職做家事和照顧弟妹,下田務農、下水摸蚋捉魚,也撿蝸牛。高中畢業放棄保送大學,從軍保國也衛家。 父母離婚,偉傑一肩擔起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每天上午5時起床準備早餐,打理弟弟妹妹,6時和弟...
-
無許可執照廣告環境用藥 最高恐挨罰30萬元
許多民眾在不知法令情況下,將多餘使用不完的殺蟲劑、防蚊掛片或防蚊液等環境用藥產品上網廣告販賣,如其內容涉及產品之效能、使用方式、製法或安全性,都視為環境用藥廣告;花蓮縣環境保護局去年迄今查核76件網...
-
颱風西南氣流廢棄物漂上岸 臺南市府跨局處啟動海岸清理
臺南市海岸線約68公里,分屬11個單位權管,受杜蘇芮颱風、近來西南氣流影響,大量廢棄物漂上岸,環保局出動人力、沙灘車協助進行環境整理工作,並請各單位儘速將權責區清理乾淨。 從杜蘇芮颱風前,因西南西氣...
-
立重紙業與慈濟合作共善 薛淑真善愛鋪道做公益
立重紙業與慈濟慈善事業基金會共善合作,共同為台灣弱勢扶貧、台灣教育助學、台灣安美計畫、台灣偏鄉發展等重要永續發展議題,發揮ESG(環境永續、社會責任、公司治理)的核心價值。73歲的董事長薛淑真原本從事證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