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
綠色低碳引領潮流 建構電子資訊業綠色永續生態鏈
配合全球淨零趨勢,國發會公布「臺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提供至2050年電子資訊產業淨零建議作法,同時亦指出電子資訊業的碳排放量位居所有產業第二,占台灣整體碳排22%,其中電力碳排佔主要部分。而半...
-
社會還是很溫暖的 醫學生兄弟翻轉逆境
「醫學生兄弟」是慈濟「新芽育成計畫」培育的孩子。父母在兩兄弟就讀高中時即離異,兩兄弟與爸爸、阿嬤同住,平時生活由阿嬤照顧,日子過得很艱辛。無常降臨,阿嬤罹患癌症,阿嬤的病讓他們感到很無助,兄弟倆...
-
白衣大士逆境受助 發揮所學回饋助人
小月自小媽媽往生,爸爸不知所蹤,由外婆靠著撿資源回收來養活她們姐妹倆。慈濟提供生活補助,讓一家三口能維持三餐溫飽。再來是給予助學補助,即使是低收減免,她們仍然面對有些沒有減免的制服費、交通費、文...
-
突破家庭困境 跑出生命寬度
華凡國小開始,母親無法照顧六個孩子,家中生活與經濟,完全寄託在華凡父親的身上。華凡:「其實從小都是跟著爸爸,連工作泛舟,也都是他帶我們去,我爸爸就是怕,很怕我們三餐沒有吃飽,都會去,都會去幫我們...
-
糙米雜糧粽 蔬食齋戒消弭疫情
一年一度包粽子,今年因為疫情的關係,不能出門尋找月桃葉,就用傳統竹葉來包粽子吧! 糯米、糙米、燕麥、洋薏米加內餡做成粽料,包覆竹葉下水稍煮再蒸,喜歡米飯有水煮的香氣,也喜歡米飯蒸過粒粒分明的口...
-
志工爸爸媽媽 溫暖的後盾
阿毅自幼與爸爸相依為命,在他小學六年級時,爸爸罹癌無法工作,經村幹事提報,慈濟志工立即關懷。在爸爸罹病住院期間,志工不放心阿毅獨留在家,經常醫院和家裡兩邊跑,不讓任何一方感到孤單、害怕。 阿毅爸爸病逝...
-
被幫助也幫助下一代 讓善循環不再是一個人
荏閔一出生就被原生家庭出養,養父原本從事五金行業,後來中風無法賺錢養家,靠著養母紡織衣物賺取微薄工資來維持家計;養母不堪每天都有債主找上門,最終離婚收場。養母離開後,父女倆失去唯一的經濟來源,只能拿...
-
用金針菇當主食 來一盤素排義大利麵
乾煎的金針菇超鮮甜口感Q彈,習慣煮義大利麵用杏鮑菇煎香,這次改用金針菇炒香,特地留下金針菇底部橫切面,煎起來有點像菇排,也類似素干貝,新口味大受家人歡迎。這個食譜能夠提供豐富的蔬菜和營養,希望您喜...
-
推動一次性餐具減量 平均每個餐具清洗約2.2元
花蓮縣環境保護局與食藥署認證之合格環保餐具清洗中心合作,每日清洗並收送環保餐具,透過專業清洗等相關設備,進行一連串回收、清洗、烘乾、殺菌等程序,以符合食品安全衛生之要求,民眾皆可安心使用,收費模...
-
「孩」有課輔班 當孩子的靠山
博葦小時候因為被家暴,他和兄弟姐妹曾经被送到寄養家庭,還有育幼院,後來即使回到原生家庭,生活也沒有因此變得更好。他曾經想放棄放學,因為放學後他會沒有東西可以吃,也沒有老師可以指導寫作業。 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