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
-
【水啊】安心喝水 如何做到?
▉ 汙染的河川,不潔的記憶 「高雄人買水喝,已經是一種習慣和文化了。」王彩雲是在地的高雄人,和夫婿經營加水站達十三年。她表示,自從有記憶以來,她和家人只有洗澡是用自來水外,喝的、燒飯的水,幾乎都是買...
-
元旦花蓮七星潭淨灘 10國青年千手護大地
2020是慈濟環保三十年,元旦日海內外10個國家地區,近500名慈濟young善青年與志工們齊聚花蓮七星潭辦理「2020愛曙光,護海洋」活動,大家彎下腰用雙手淨化美麗海岸,千手淨灘為慈濟環保30揭開序幕;最後共清出170袋,總...
-
變革與創新 讓醫療護理結合環保與人性
21 世紀末很多護理先進都提倡要變革和創新,變革是要改變什麼?創新是換新或復古?舊法新用也是一種創意?創新創意的思考已經在各種不同的領域實踐開展,創新真的能帶來什麼好處嗎?創新的成果是否有達到原來期...
-
2020永續地球年 實現簡單品味好生活
今(12/23)日環保署公布109年環境教育系列活動,張子敬署長表示,全球目前面臨的環境問題,都來自人類過多的需求,故將今(108)年定調為「環境季元年」,期許透過具延續性的環境活動,引起全國民眾關注環境議題,及...
-
臺中新田環保站「用心耕心田 貼心耕福田」
每天,這個環保站總會有超過30位環保志工在守護大地;每月第二周,這個環保站會舉行讀書會,守護會眾的慧命;每月第二周的讀書會,總會搭配著細心的中醫師在這裡「望、聞、問、切」看診,臺中慈濟醫院附近的新田...
-
聯合國氣候會議 「環保筆」也能說法傳法
全球暖化失控,日本長野縣諏訪湖每到冬季,冰上會形成凹凸不平的「冰脊」,只不過今年湖水到現在還沒結冰;非洲索馬利蘭近幾年乾旱,過去 50 年平均雨量減少 5 成,大大衝擊民生經濟。聯合國第 25 屆(COP25 )氣候會...
-
世界土壤日 臺灣「瑰寶」需要疼惜與保護
12月5日是世界土壤日,也是全球藉此感念土地無私奉獻的節日。土壤是地球上最珍貴的環境資源,臺灣的「瑰寶」~世界重要的土壤寶藏~擁有最豐富與多元的土壤資源,也是氣候變遷調適的重要角色,為延續土壤的永續...
-
環保署發佈資源回收成果展現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舉辦「資收關懷計畫成果發表記者會」,根據環保署統計,2019年1月至10月補助資收個體業者回收應回收廢棄物達54萬2,822公斤及4,503台(主要為家電資訊物品類等),其中10月已達187人領足3,500元補助上限,為...
-
古早鹹甜滋味 香菇素燥芋粿
香菇與薑的鹹香與芋頭本身的澱粉甜味,鹹鹹甜甜混搭的古早味,新鮮剛蒸出爐的好吃,放涼後再重新煎,略略煎的焦焦的邊緣脆脆也好吃... 準備的粿料包括必不可少的乾香菇,香味足,但是切碎了以後一定要爆香。...
-
衣衣不捨 從資源循環再利用
為因應推動臺北市國民中小學卓越科學教育計畫,並切合108課綱的新課程,北區慈濟教聯會老師們與大愛感恩科技共同進入校園,與中、小學生分享「衣衣不捨」環保衣體驗課程,透過實作課程引導,讓小朋友對於科學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