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校園


  • 慈大醫資系畢業展 結合人工智慧應用於醫療科技

      現代人的生活與科技密不可分,尤其是這幾年來,全世界因為疫情進行封城、隔離等,造成生活的重大改變,科技也扮演了重要角色,如遠距看診、體溫監測等,慈濟大學醫學資訊學系舉辦畢業製作展,其中多組同學作品...

  • 榮譽在我心 慈大附小與奇萊童軍聯團交流

      慈大附小幼童軍成立於2017年,五年來,除了每個月固定的幼童軍團集會、社區志工服務外,更希望透過參加全縣童軍活動,彼此交流,開拓學生視野。此次趁疫情解封,慈小特別邀約花蓮地區規模最大的奇萊童軍團聯團,...

  • 慈大無語良師延續生命 大愛培育良醫

      病人都希望為自己開刀的醫師是經驗豐富的,誰願意成為醫師第一個病人呢?慈濟大學模擬手術課程,由於有無語良師的奉獻,醫學生可以在老師身上練習基礎臨床操作手術,例如插管、靜脈導管放置、縫合等,無語良師就...

  • 牙醫師發心投入課輔 傳授知識轉變人生

    「學生這麼有心、這麼努力,在我的能力範圍之內,我一定要想盡辦法幫助他們呀!」來自花蓮慈濟醫院牙科部李彞邦醫師用一股溫柔且堅定的語氣說道。慈濟大學師培中心和慈大附中合作辦理「心光」夜間課輔計畫,至今已...

  • 「多元臺灣,愛舞國界」─ 舞出臺灣新生活

    教育部自105年起辦理「新住民舞蹈比賽」,邀請新住民朋友組成的社區團體、舞蹈社團以及新住民學子等共襄盛舉。本(111)年全區決賽將於12月10日(星期六)下午1時30分在桃園展演中心展演廳舉行,歡迎各地民眾與舞蹈同好共同來...

  • 臺美跨國交流 共議「環保愛地球」

    全球矚目的「地球高峰會」(Earth Summit)甫於2022年11月底於埃及舉行,172個國家、2,400名非政府組織代表齊心關注地球暖化、替代能源、降低碳排量、水資源缺乏與異常氣候…等議題。響應世界關注的環境議題,由慈大附中主...

  • 演繹感念父母恩 南慈中國二展演父母恩重難報經

      臺南慈濟高中重視行善及行孝的精神,2022全球疫情未退,前所未見的影響讓人際互動減少或疏遠,12月7日這天,由國二全體師生共同演繹孝親音樂手語劇『父母恩重難報經』,在寒冷的歲末年終,宣揚孝行並傳遞溫暖。  ...

  • 在地關懷 慈大校友及師生持續投入長者關懷活動

      「利他服務」已是慈濟大學教職員生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就算是畢業後,他們還是願意持續以自己專業來做服務。慈濟大學人文處長期在北昌村福境宮進行長者關懷活動,與鄉親已建立深厚情感,2021年3月起,...

  • 慈大研究團隊發現鮑氏不動桿菌感應酒精的機制

      廣泛存在於土壤中的鮑氏不動桿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俗稱AB菌,是台灣從2012年到2016年院內感染源的第一名。它不但具有高度抗藥性,還能吃最常在醫院用來消毒的酒精!在實驗室中,鮑氏不動桿菌可在4%酒精下存活,真...

  • 蔬食料理 藝術傳承 臺南慈小家長志工成長課程

      季節更迭,涼風送爽,校園裡除了朗朗讀書聲外,還多了群家長志工來當學生,睽違已久的家長志工成長課程正式展開。輔導室規劃了一系列療癒身心、品味生活的活動。   因疫情延宕了許久的蔬食料理課程,終於開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