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校園


  • 慈大人醫社下鄉 教導小學生「如何面對情緒」

      傷心難過時要怎麼辦?生氣要如何冷靜?慈濟大學人本醫療社長期在花蓮縣南華國小進行服務,12月5日出隊以團康遊戲和影片互動教導小朋友如何察覺和表達情緒,不管是生氣,傷心,快樂,或是難過時,試著告訴父母,...

  • 用英文了解在地風土 慈大帶學生推動雙語觀光

      慈濟大學觀光英語系列課程,結合社會責任計畫,帶領來自不同科系的學生們,透過不同的課程設計前進光復鄉,經由課程實際體驗當地阿美族野菜文化、日據時代糖廠歷史、砂荖古井歷史文物探詢,深化和活絡學生對於...

  • 「走,去光復」慈大共學團檢索大富植物

      「終於可以多認識校園裡的植物!」大富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陳月琴老師這麼說,由花蓮在地居民及慈大學生組成的光復生態共學團,利用週末時間回到計畫的實踐基地—大富國小展開地毯式的植物調查練習,也邀請協...

  • 節能減碳 友善地球 慈小獲經濟部教育標竿獎

      台灣98%能源靠進口,但能源的消耗卻因為經濟發展而逐年增加,為了推動全民節能減碳,行政院經濟部及教育部12月1日於臺北華南銀行國際會議中心舉辦109年節約能源表揚大會,表彰各企業、學校推動能源教育工作,提升...

  • 慈大舉辦「原」來是這樣-品德教育原民週

      慈濟大學學務處生輔組與TAKUBUWAN原民社合作,舉辦Araw!「原」來是這樣-品德教育原民週活動,包括族語教學、族服體驗 、手環手作、名人講座、草地音樂會等,讓學生能夠擁有多元文化的理解與包容,更能了解到不同文化...

  • 感受土地的力量 慈大附小幼童軍活動

      位於花蓮縣壽豐鄉豐田火車站前的五味屋是個照顧弱勢孩童而成立的公益團體,多年來慈大附小幼童軍陳文馨團長一直與其長期互動。今日,更帶著慈小幼童軍的小狼們一起參與一年一度洛神花採收服務,也藉此與大自然接...

  • 二度獲獎!慈科大生物醫學應用獲國家新創獎

      再傳捷報!十二月一日,慈濟科技大學與花蓮農業改良場合作,以「雨來菇栽培與生物醫學的應用」榮獲第17屆國家新創獎的學研新創獎!團隊成員包含慈濟科技大學副教授耿念慈、助理教授劉威忠、研究助理柯雅淳、研究...

  • 臺南慈小獲傑出人員及「正向管教教案徵選」優等

      臺南慈中國小部自創校以來,以打造友善校園環境及卓越品格教育為辦學特色之一,紮根生活教育,重視正向管教,讓親師生之間的互動宛如一家人的溫馨。一直以來,孩子的親切有禮、自律自愛的表現,獲得家長、社區民...

  • 慈濟大學再獲教育部109年生命教育特色學校

      109年教育部生命教育績優人員及特色學校觀摩暨頒獎典禮今(30)日於南華大學舉辦,慈濟大學因推動生命教育工作有成,今年再度榮獲教育部109年度生命教育特色學校肯定。   今年度大專校院組共計10所學校獲獎,慈濟大...

  • 善用數位平臺資源 讓學習更有效率

      教育部因應疫情停課線上教學需求,今(109)年2月已發布「線上課程教學與學習參考指引」,由教育部、各縣市政府與高級中等以下學校共同推動及執行相關措施,重點措施包括成立因應團隊統籌資源分配、公私協力合作彙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