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校園
-
慈科大培訓實習運動指導員 帶社區長輩動滋動
「走!咱作伙來去運動!」在宜昌社區、光華社區,一早就有阿公阿嬤相揪厝邊頭尾去社區的長照關懷據點,甚至互相打電話提醒別翹課。因為,慈濟科技大學特別培訓的「高年級」實習運動指導員會到社區帶動長輩活動...
-
慈大引介日本振興經驗 啟發地方創生新思維
花蓮長久以來都面臨著高齡、少子化及人口外移等問題,多數鄉鎮都被列為地方創生的優先區域。慈濟大學通識教育中心USR計畫辦公室自去年與光復鄉公所合作,協助完成光復鄉的地方創生提案;今年也在大富國小設置USR H...
-
以人文培育地球公民 臺南慈中附設幼兒園開學
10月5日星期一,是臺南慈中附設幼兒園開學日,適逢連假後的第一天上班上課日,無論對孩子或是老師都是一個大考驗。開學前園方特別提醒爸爸媽媽們,帶著孩子一起參與整理明天上學的所有用品,在家先做好上學的心...
-
跟著壯遊點走 讓你深刻體驗部落文化
其中嘉義珈雅瑪及花蓮太巴塱青年壯遊點提供當地部落文化的深度體驗活動,讓青年能夠深入認識部落文化並參與部落的生活。 「嘉義珈雅瑪壯遊點」位在阿里山鄉最南端茶山部落,「茶山」的鄒族語叫CAYAMAVANA,簡稱珈雅瑪,...
-
親子共讀醫普與《經典》 教您守護健康與環保
今天在臺南市慈濟中學2020喜閱書展舉辦第二場「經典大講堂」,在悠揚悅耳的曼陀鈴樂符中展開序幕。喜閱書展邀請莊惠秀老師進行醫普童書的專題演講─「我的眼睛怎麼了」,現場湧入近兩百位民眾參加講座,反應相當熱烈...
-
慈大附中附幼「生活教育月」 攜手同心闖關趣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兩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更是相容並存的,因此,慈大附中附幼將開學後的第一個月設定為「生活教育月」,老師將生活自理能力融入在每天的日常中,包括:洗擰抹布擦桌子、摺衣服...
-
牽著你手一起來上課 慈大師生關懷社區長者
「小時候我們做這個很厲害喔!」近40位的阿公阿嬤在北昌社區福境宮,與慈大26位職員和學生們一起摺紙,在陳麗卿老師的指導下,將回收紙變成雙響炮,「蹦!」「蹦!」聲此起彼落「我的怎麼沒聲音?」,不只老人家玩...
-
中秋前夕共慈善 青銀逗陣來接力 手工月餅傳愛去
由一群基隆在地社會青年組成的「不餓傳說」團隊,在教育部青年署獎勵青年參與志工計畫的支持下,於中秋節前夕,連結公私部門與在地團體資源及號召青銀志工製作愛心月餅,傳愛在地。 不餓傳說團隊負責人張欣...
-
限時剝柚子吃月餅 慈科大外籍生另類慶中秋
徒手剝柚子,你算過六分鐘能剝幾粒?對台灣學生來說,這不算困難,但是,對從未接觸過的外籍生來說,可就是一大挑戰了!趁中秋節前夕,慈濟科技大學特地為外籍生(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越南、印尼、香港)...
-
男女大不同 尊重向前行 臺南慈小性別平等講座
臺南慈濟高中國小部於9月連續舉辦三場性別平等教育講座給低、中、高年級,讓小朋友學習正確的性別意識與價值觀,希望透過講座,破除男女性別刻板印象,了解自我身體自主權、身體界線並懂得正確互動的方式與相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