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慈濟醫院

冬至湯圓藏危機 北慈自製食譜健康無負擔

  冬至是農民曆24節氣中的重要節氣之一,也是日照最短的一天。許多人會選擇在這天吃上一碗暖呼呼的湯圓,但是現在市售湯圓種類繁多,家中老年人或慢性病患者要是不注意食用過量,可能造成隱藏的健康危機。為此,台...

肌少症無力需攙扶 北慈「椅子瑜珈」助改善

  72歲的陳奶奶平時身體硬朗,每天早上都會走路到附近市場買菜,下午也會到公園散步,但日前卻因為肺部感染,住院治療近兩個月。出院後,陳奶奶發現自己的體力明顯變差,不僅需要助行器輔助行走,更是每走幾步就需...

北慈拍攝宣導短片 鼓勵失智症及早預立醫療決定

  台灣《病人自主權利法》上路近五年,但根據衛生福利部的資料統計,真正簽署「預立醫療決定書」的民眾只有6.7萬人。因此,政府決定最快於2024年將原本需要自費的預立醫療照護諮商門診費用納入健保,且以末期病人、...

強化臨床核心能力 北慈舉辦理學檢查學習工作坊

  臨床核心能力的培養是醫學教育重要的一環,醫療人員能在第一時間以基本理學檢查判斷病人症狀,對疾病診療有重要作用。12月6日台北慈濟醫院舉辦「理學檢查學習工作坊」,邀請紐約臨床能力中心主席、紐約州立大學...

主動脈瓣膜狹窄竟腸胃出血 北慈醫師聯手換瓣膜

  高齡82歲的高爺爺身體還算健康,只有在年輕時因冠心病置放過冠狀動脈支架。日前他因腸胃道出血和血便反覆住院,卻遲遲找不到原因,最後身體急轉直下,連腎功能都出問題,必須洗腎。兩個月後的一次感染,高爺爺住...

北慈陳玉龍醫師帶領新北勇奪亞洲緊急救護冠軍

  「緊急救護(EMS)」在保障民眾生命安全佔了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可為嚴重疾病或受傷患者提供緊急到院前治療,並將病患移送至最適切的醫院進行後續的處置,以求取患者最好的預後。對此,亞洲緊急救護協會自2016年起...

北慈頑固型精神疾患新療法 有效改善身心病況

  30歲的鄭先生本身患有強迫症,會有撕扯衣物、啃咬雙手甚至是挖取眼球等揮之不去的想法及出現無法克制的重複動作。多年來在其他身心科醫院的藥物治療效果不彰遂至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李嘉富醫師門診,主動要求...

造福來院民眾 李黃香女士慨捐北慈接駁巴士

  84歲的李黃香女士,過去與先生及兒子長年熱心社會公益,多次捐贈救護車及消防急救設備予南投縣、苗栗縣及桃園市政府消防局,疫情期間更是響應慈濟大愛,捐贈疫苗。此次,李黃香女士以個人及先生李義春、兒子李文...

跨團隊專業守護 北慈氣喘照護獲品質認證

  因應高齡社會多重共病問題,展現機構卓越的醫療品質及照護特色,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每年針對機構優質的單一疾病照護團隊提供更深入、更高水準的品質認證,藉此良性競爭、認證品質,發展特色醫療...

女子牙齒變長易流血 北慈發現竟是牙齦退縮

  許多人有刷牙力道越大、牙齒就會越乾淨的錯誤認知。26歲的朱小姐因為刷牙時經常牙齦流血、疼痛而來到台北慈濟醫院牙科就醫,蘇穎珊醫師發現她的牙齦不但發炎,還有退縮、牙根外露、牙齒變長的情形,於是詢問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