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氣溫仍持續高溫炎熱,國民健康署吳昭軍署長提醒大家要避免熱傷害,切記掌握三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但要怎麼喝水才能滿足身體的需要呢?喝水對我們又有什麼重要性呢?國民健康署來教您如何喝水清涼消暑!
多喝開水,省錢、健康又環保
每日建議成人飲用6-8杯水(240 ml/杯),國小學童至少飲用1,500 ml(毫升)水,分次小口慢慢喝,並隨著當日安排的活動行程、環境而適度調整,多喝開水除了可以避免血液太黏稠、減少熱量攝取,擺脫肥胖及慢性病威脅外,亦可維持恆定的體溫預防中暑,並藉由排尿、流汗以及排便等方式,清除體內廢物,促進腸胃蠕動進而預防便秘,以及避免尿道發炎,維持身體的健康。為鼓勵民眾多喝開水,國民健康署特提出「喝開水5要訣」的技巧,並謹記處於高溫環境時,要多補充水分,不要等到口渴才喝,如患有疾病建議諮詢醫師喝水量。
1. 「起床一杯水」:身體一整晚都沒攝取水分,起床後小口分次慢慢喝一杯300-500 ml(毫升)的溫開水,促進腸胃蠕動、防止便秘。
2. 「用餐前後配杯水」:無論是在家或在外用餐,桌上準備一杯300-500 ml(毫升)的水,餐前或餐後至少半小時分次慢慢喝,取代含糖飲料,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
3. 「外出要帶水」:準備500 ml(毫升)以上的水壺,外出運動時隨身攜帶隨時補充水分,增加運動時的血液循環,並避免脫水的發生。
4. 「製作提味水」:可在開水中添加少許檸檬片、各種新鮮水果切片等,或加入茶葉泡製冷泡茶。
5. 「1,500的水」:養成每天喝至少1,500 ml(毫升)開水的好習慣,不要等到口渴才喝,且分多次喝、慢慢喝,喝得太急,或一次喝太多,反而會造成身體不適。
今天水喝夠了嗎?教你從尿液顏色判讀
正常情況之下尿液多呈透明狀,顏色由淡黃色到黃褐色,尿液的顏色會隨著食物、藥物、維生素以及疾病的影響而有所不同,因此,尿液可作為人體是否需要補水或是身體情況是否良好的基礎簡易指標,使民眾能做到每天自我審查身體狀況。
1. 透明無色:表示體內水分可能過多,不需要補充水分。
2. 透明黃色(淺黃色):表示體內水分充足,可正常補充水分。
3. 黃色:表示可能有一段時間未補充水分或有持續出汗之情形,需要持續補充水分。
4. 烏龍茶色:表示身體可能已出現缺水狀態,要立即補充水分。
5. 濃茶色:表示可能已1-2天完全沒有水分攝取,此時喝水可能對於腸胃吸收速度已經太慢,建議尋求醫療協助。
資料來源:衛福部、健康九九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