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衛院群健所與嘉義慈濟診所 在地研究肌力訓練
運動不精準,每日走萬步或爬山,也可能會發生摔倒骨折或意外傷害,精準運動對中壯年族群顯得更重要。 台灣於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中高齡人口健康成為重要議題。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與嘉義...
運動不精準,每日走萬步或爬山,也可能會發生摔倒骨折或意外傷害,精準運動對中壯年族群顯得更重要。 台灣於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中高齡人口健康成為重要議題。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與嘉義...
於2019年底出現的COVID-19(新冠肺炎病毒),迅速地在全球擴散,截至2021年5月為止,感染超過1.76億人,造成超過380萬人死亡。在這之前,如果有人說,會有這樣一個病毒造成全球幾億人出不了門、學校全部改線上上課,大...
最近這些年,常常聽到老師們在感嘆:學生的學習狀況愈來愈兩極化了!只要是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和學科,他的能力及願意投入的時間超乎想像,但是一部份的學生找不到感興趣的領域,這樣的現象,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呢...
當女性進入更年期時,體內的雌激素會明顯下降。雌激素不僅在生殖健康中有著重要的功能,對心臟和血管也有保護作用。過去的研究發現,更年期女性在飲酒後,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會比雌激素水平正常的女性(停經...
在傳統華人文化中,非常重視保持遺體的完整性,這與孝道文化和儒家思想有很大關聯。儒家文化認為人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可損傷,因此不管是生前或死後,保持遺體的完整被視為對父母的尊重和孝敬。此外,全...
在急診室內,時間仿佛流逝得更為迅速,每一刻都充滿了緊迫感。室內燈光明亮,以便於醫護人員清晰地看見每一個細節。護理人員和醫生穿梭於病床之間,快速而有條不紊地處理著各種緊急情況。醫療設備的警報聲、醫...
老人家走路越來越慢,甚至不愛走路老是坐著,是很常見的現象。雖然走路慢不一定是健康有狀況,可能是肌少症,關節退化或神經壓迫,但有些老人家卻是罹患了所謂的「下肢動脈血管疾病」。 下肢動脈血管疾病(L...
有句話說「上醫治未病」,就是預防勝於治療的意思。我們不能總是等到生病了才看醫生,日常的保養也是很重要的。這包括了規律的作息、運動與健康的飲食。慈濟大學學士後中醫學系陳建仲老師的研究,就闡釋了預防...
類風濕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是一種慢性自體免疫性疾病,主要影響關節,導致關節發炎、疼痛、腫脹和僵硬。它最常見於手、腳和膝的小關節,但也可能影響身體其他部位,包括皮膚、眼睛、肺和心臟。RA的特點是...
頭頸癌(Head and Neck Cancer, HNC)是指發生在頭頸部區域的惡性腫瘤,包括口腔、喉嚨、鼻腔、鼻咽、甲狀腺和唾液腺等部位的癌症。這類癌症的成因可能涉及多種因素,例如抽煙及/或嚼檳榔、喝酒、人類乳突病毒(HPV)感染...